本报讯 近日,2025年中国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发表活动——精益现场管理改进暨5S管理改进(第一期)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天钢铁集团报送的“降低焦炭返焦率”“转炉长寿命炉龄项目”2个精益项目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得全国“示范级”称号。
据悉,中天钢铁两大项目严格按照精益流程改进方法开展攻关,从问题明确、目标设定到真因分析、对策制订与实施,全过程做到科学严谨。目前,上述2个项目成果已形成标准化文件,现场改善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其中,“降低焦炭返焦率”项目由中天特钢烧结厂铁前工艺工程师李秭城发表。在高炉冶炼中,焦炭作为核心原料在运输和储存环节易破碎,导致高价值焦炭劣化为低价值返焦,影响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李秭城所在的项目团队通过深入分析,聚焦关键问题,制订改进对策,最终实施最优方案。
“项目中的创新举措包括:优化焦炭上料流程,减少料口数;采用抓机和港吊同步卸货,提高效率;改进料口角度和材质,降低冲击力;降低堆料机高度,减少堆料落差。”李秭城介绍,项目实施后,中天钢铁的焦炭返焦率显著降低,年创经济效益超千万元。此外,该项目已获得授权3项专利,展现出良好的推广价值。
“转炉长寿命炉龄项目”由中天特钢炼钢厂见习工长刘明鹏与搭档于海燕发表。该项目通过优化耐材使用和工艺参数,显著延长转炉炉龄,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选择性炉役以把握市场行情。该项目实施后,耐材使用量降低,产量显著提升,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备赛期间的反复练习,让我们在现场发表时胸有成竹。与优秀课题发表人同台竞技,对个人成长和生产进步都有很大启发。”首次参加精益项目发表的刘明鹏说道。
据悉,参与中国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发表交流系列活动5年来,中天钢铁六西格玛精益项目累计获评全国“示范级”5个、“专业级”1个,黑带项目累计获评“示范级”3个、“专业级”3个,展现了该集团在质量创新与精益管理领域的卓越实力。 (张鹏鹏 马莉娜)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0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