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钢铁公司锚定“活下去、好起来”目标,以重点项目破局、生产模式革新、管理深化为三大支柱,全面驱动降本增效工作落实落地。在此进程中,制造管理部勇挑重担,凭借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纵深推进注入了强劲动能。
科学配矿,破局长库龄矿石积压
面对料场长库龄矿石积压的问题,制造管理部将其列为"重点改善项目"重拳出击;集结技术骨干组建攻坚小组,对各类存矿展开理化性能精准检测,精准匹配混匀配料设备加工能力,最终淬炼出一套科学配矿黄金方案。方案实施阶段,攻坚小组构建起了从原料检测到成品检验的全链条质量堡垒。通过分阶段精准推进,5.5万吨"矿石困局"成功消堆。此举不仅盘活料场空间、提升周转率,避免了矿石跌价的风险,更直接释放流动资金3900余万元,实现年化效益90万元,为百大重点项目树起标杆旗帜。此次攻坚既啃下降本增效"硬骨头",更积累了宝贵的破局经验,为后续生产模式革新注入强劲信心动能。
创新模式,电价曲线的叩响变革
重点项目的突破刚撕开降本增效的缺口,生产模式的创新风暴已席卷而至。凌晨两点,生产管制中心主任刘光辉的指尖在电价曲线图上反复摩挲,突然重重一叩:"把轧制检修塞进电价高峰!这老规矩必须破!"面对用电成本高的新挑战,刘光辉和团队化身"成本猎手"扑向生产一线——实时追踪钢坯热送时间、根据参数推演检修窗口,白板上的方案划了又写,终诞生出"错峰生产+集中日维"的策略:即白天电价高峰检修设备,夜间低谷热送轧制。炼钢与轧钢产线闻令而动,转炉班组掐秒调控节奏,连铸机与轧机上演无缝接力,短短数日,高峰用电量直降25%!
从重点项目攻坚到生产模式的改变,制造管理部将继续发挥先锋作用,深化动态管理、推进智能升级、强化全员赋能,以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持续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降本增效的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叶雩舟、李东平、杨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