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课题。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气体班用一组亮眼的数据,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连续三年实现压缩空气电耗稳步下降,2025年上半年更是创下0.1108kWh/m³的新低。这串不断刷新的数字背后,是他们对节能降耗的执着追求,对生产细节的极致打磨。
从数据到目标:步步为营的节能之路
翻开气体班的节能成绩单,每一组数字都凝聚着汗水:2022年电耗0.1190kWh/m³,2023年降至0.1154kWh/m³,2024年再优化至0.1123kWh/m³。三年间,电耗持续走低,却并未让他们停下脚步。
2025年,气体班主动给自己“加压”:将年度电耗目标定为0.1120kWh/m³,同时向0.1115kWh/m³的挑战值发起冲击。令人振奋的是,截至上半年,实际电耗已突破预期,降至0.1108kWh/m³。这不仅是对目标的超额完成,更印证了“节能没有天花板”的信念。
精准调控:在参数里“抠”出效益
“压力范围再紧一紧,能耗就能再降一降。”这是气体班在参数优化中总结出的经验。
按照岗位规程,压缩空气压力需维持在0.58MPa至0.70MPa之间。此前,为避免空压机频繁启停,压力被控制在0.59MPa至0.63MPa。但团队发现,这个范围仍有优化空间——偏高的设定值会增加压缩机负荷,间接推高电耗。
经过反复测算与试验,他们果断将压力区间压缩至0.59MPa至0.62MPa。看似仅0.01MPa的微调,效果却立竿见影:既满足了生产对压缩空气的稳定供应,又降低了压缩机运行负荷,让空压站整体效率显著提升,为后续节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及时除障:让设备始终“跑”在最佳状态
“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能耗就会悄悄往上蹿。”这是气体班全员的共识。他们像呵护自己的爱车一样关注设备状态,坚信“设备健康,能耗才能可控”。
不久前,团队处理了进口导叶执行机构故障;冷凝水管漏气,杜绝“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费;3个电子排水器阀芯清洗,让排水效率恢复如初。正是这些“小题大做”的举动,让设备始终保持“满血运行”,为低电耗提供了硬件保障。
持续突破:把标准刻在更高处
从0.1190到0.1108,每一次电耗下降的背后,都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2025年初,当有人质疑“电耗还能再降吗”时,气体班的回答掷地有声:“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改进空间!”
他们不满足于“达标”,更追求“最优”:操作手册上的参数被标注了密密麻麻的优化建议,设备巡检表上多了“能耗波动记录”栏,班组会上“节能金点子”成了固定议题。这种对细节的较真、对每一度电的珍惜,让节能从“任务”变成了“习惯”。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