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李浩吉
今年初以来,河南钢铁集团工程管理公司(下称工程管理公司)党总支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为核心导向,深度汲取“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党建链条构建经验,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精准转化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攻坚优势”。通过党建链高效串联项目链、资源链、监督链与人才链,该公司党总支将“链上党建”变为驱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的“红色引擎”,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组织建在“链”上
凝聚攻坚合力
重点项目建设因参建单位众多、跨部门协调任务繁重,工程推进缓慢。对此,工程管理公司党总支主动打破“单位壁垒”,在项目一线创新开展党建共建工作,联合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方党支部,秉持“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党组织网络。
为确保组织效能精准落地,该共建党支部建立“日晨会、周调度、月总结”闭环工作机制,即每日在工地现场召开简短高效的晨会,快速梳理当日施工重点任务与潜在风险点,明确工作方向;每周组织参建各方召开调度会,以“挂图作战”的方式,集中研判征迁协调、技术衔接等难点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每月开展总结复盘,对进度滞后、质量波动等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同时,该共建党支部结合项目实际,因地制宜丰富组织生活形式:以“工地微党课”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政策理论贴近施工实际;通过“一线谈心会”,深入倾听职工诉求,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使“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真正走进施工班组、融入建设现场。今年8月份,该公司党总支联合周口基地宽厚板事业部、中冶赛迪等单位的党组织,共同开展“链上聚合力,初心映征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围绕项目技术难题开展集中研讨,为周口基地二期宽厚板项目后续工程推进扫清协作障碍。
作用显在“链”上
夯实攻坚实效
工程管理公司党总支积极借鉴“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模式,在项目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区”作用。其中,在周口基地宽厚板项目建设中,该公司根据施工流程与任务分工,划分设备安装、电气调试、炉窑砌筑、安全监督等专属责任区,由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牵头认领,带头攻克技术难关。在旋流井深基坑渗水沙流问题的处置中,该公司党员责任区团队连续一周扎根施工现场,与技术专家紧密协作,反复研究试验,最终制订出科学有效的专项方案;在轧机机架安装环节,党员技术骨干带领团队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仅用6天就完成从卸车到就位的全流程作业。
此外,该公司党总支深化“党建+监督”模式,与联合参建单位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不定期开展“廉洁巡视”。其中,监督工作聚焦项目审批、安全管理、质量验收、工程签证等关键环节,通过实地检查、资料核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该公司党总支还每月组织召开监督座谈会,对发现的“施工资料不完整”“验收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通报,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切实守住“廉洁工程”底线,保障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
服务融在“链”上
激发发展活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公司党总支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将职工冷暖放在首位,深入外营项目一线,切实解决职工实际问题。今年2月份,该公司一名职工突发疾病,急需大额手术费用。该公司党总支第一时间启动帮扶机制,通过“集团内部募捐+党费支持+社会救助”的多元协同模式,广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伸出援手,3天内筹措手术费用超15万元,为患病职工解了燃眉之急,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动力。
同时,该公司党总支以项目为“育才练兵场”,创新推行“骨干+新人”导师帮带制。该公司党总支为新入职技术人员一对一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导师,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安排新技术人员参与关键工序管理、技术攻关等重要工作,让新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快速成长。此外,该公司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骨干参与创新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立足岗位、积极创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有多项创新成果在周口基地、安阳基地等重点项目中成功转化应用,不仅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实现“项目攻坚”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中国冶金报》(2025年09月30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