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钢集团西部重工公司在核工业固废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打通低放射性金属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路径,完成首套LID-I型400L铸造钢桶试制,为核工业固废处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核工业快速发展,大量接触过放射性物质的报废容器、设备面临处理难题。传统处理方式需将其熔炼为钢锭后掩埋,不仅成本高昂,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一痛点,西部重工公司依托自身铸造技术优势,实施“放射性固废铸造钢桶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项目,将放射性固废钢桶通过循环冶炼再造为新容器,实现变废为宝。该项目负责人、机械产品开发主任工程师边明茹介绍说:“项目既能降低新钢桶采购成本,又可以减少固废填埋量,是践行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的有效实践。”
项目团队根据客户需求,以LID-I型400L铸造钢桶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技术攻坚。在设计环节,团队深入调研国内外固体废物容器标准,结合吊装工况和结构强度要求,对钢桶成套图纸进行反复优化,并编制型式试验技术规范。工艺创新方面,团队依托西部重工公司现有铸造能力及先进设备,采用离心铸造工艺,在低放射性环境下成功攻克了材料均匀性控制、壁厚精准控制等方面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一套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首套钢桶完成装配后,将接受严苛的第三方检验。专业检测机构将依据相关标准,对产品进行包括渗漏、喷水、堆码、贯穿、自由下落等在内的全方位型式试验,确保其完全符合核工业使用要求。
边明茹表示:“我们会以此次成功试制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核用特种装备研发能力,不断拓展放射性材料循环利用场景。”
该技术成熟后,西部重工公司预计可承接周边核工业企业每年超2000吨的钢桶生产订单,通过“回收—冶炼—再造”模式显著降低核废处理综合成本。这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将为我国核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张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