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张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钢宣钢环保中心全体党员勇担非常之责,以“战疫、环保两不误”为工作准则,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环保管理工作中,全力树好“先锋旗帜”。
争做健康“大”管家
29岁的王伟是该公司环保中心年龄最小的党员,他用高度的责任心竭力做好钢轧环保作业区全体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同事信赖的健康“大”管家。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伟每天早晨7时准时来到作业区,换好工装后,他开始熟练地配制消毒液,然后对作业区的每间办公室进行细致消毒;7时30分,他逐个检查班组消毒情况、当班人员体温测试记录,并对在岗人员的精神状态进行细致查看;每次临走前,他不忘叮嘱同事在工作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更要注意作业安全。各个班组检查完成后,他还及时将信息进行细致分类汇总,并上报到该中心办公室。
此外,王伟还通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岗位人员安全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每次检查完毕,他都以提示消息的方式,将各类问题发到作业区微信群中。截至目前,王伟共计开展各类检查达100余次,为同事发送各类提示消息150余条。
“老”环保的“新”目标
“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开展好现场治理工作,绝对不能顾此失彼,各项工作完成率都要达到100%!”谈及近期的工作,该中心现场管理科科长赵明是在环保现场管理岗位工作了12年的“老”环保,对环保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赵明严格按照各级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相关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同事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本着“标准不降低、管理不松劲、考核不懈怠”的原则,严抓现场治理和厂区绿化工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环保管理工作,他起草下发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现场环保工作的通知》,并对现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非常时期,必须要做到卫生无死角、消毒无盲区。”按照这一标准,赵明将现场划分成“责任区”,把检查督导责任落实到党员身上,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对办公室、操作室、卫生间等区域的卫生清理、消毒情况进行检查。为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他在生活、办公、生产区域增设垃圾容器,规范废弃口罩处置,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作为党员干部,关键时刻要有作为、有担当,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把好非常时期各道管理关口。”赵明说。
“粗”汉子也是细心人
该中心督查调度科副科长康少彬是一位年轻的党员,1.85米的个子,性格粗犷。就是这样一个“粗”汉子,在疫情防控期间,凭借细致的工作,把好非常时期环保管理督查关口。
“越是特殊时期,产线环保督查工作越不能放松。”从春节开始,康少彬就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各项工作中。为确保产线环保工作正常运行,他带领骨干推行“一查一看三落实”(即:现场检查,视频回看,落实问题原因、整改措施及责任考核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为将这一精细管理模式落到实处,他主动开启环保数据监测“全天候”工作模式,对重点产线、关键点位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核对;采取“智能+人工”的方式,对环保设备设施运行、现场治理进行深入细致地监督检查。2月份以来,他带领督查人员开展各类检查30余次,查出各类问题28项,高质量完成跟踪整改和验收工作。
《中国冶金报》(2020年03月1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