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陕钢汉钢:用节能环保点亮汉水之滨最美“现代花园”

2020-03-27 10:50:00

  在陕西勉县汉江河滨、定军山下,坐落着这样一座美丽的“现代花园”,它虽是工业企业,却“五步一景、十步一观”,绿树成荫、树木环绕,已经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独有特色;它虽是钢铁企业,却一改大众“傻黑粗”的印象,整洁美丽、简约大方,厂内小松鼠、朱鹮时有出没,厂外未见一滴油污、废水排出,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践行着它在汶川地震后建设时许下的建设现代化一流花园工厂的铮铮诺言。它就是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始终保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全面完善能源管控体系,坚持利用循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指标,在行业中不断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同时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现着企业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2019年该公司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年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在紧抓生产经营的同时,将能源管控贯穿整个生产细节,以“6个加强”为工作思路,不断增强企业关键技术指标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系统节能思想。该公司的节能环保工作不仅注重单体设备、工序的节能,更加注重企业整体的节能效果。通过对节能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对日能源消耗、能源成本等关键数据的监测分析,提升能源绩效的监视测量,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和和系统效率。同时,以能源管控中心为核心,构建起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能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协同管理优势,全面实现能耗和成本的降低。 

  加强生产用能优化。生产工序间的无用损耗对节能环保指标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对此,该公司不断细化生产用能管控措施,降低原燃料和动力的单耗,回收余热余能。烧结工序采取了厚料层烧结、加大烧结机漏风率治理、采用高效节能型点火炉等措施,降低固体燃料单耗,提高环冷余热蒸汽回收量;炼铁工序采取了稳定原料燃料结构和细化高炉操作等措施,提高高炉煤气回收量;炼钢工序采取了运用新型蓄热式钢包烘烤技术降低煤气消耗等措施,稳定转炉饱和蒸汽的回收,提高转炉煤气的回收量及回收品质;轧钢工序采取了减少设备的空耗、降低循环水系统电耗等措施,降低能耗和热耗。 

  加强能耗数据分析。科学分析能耗数据是改进和提升节能环保管理的重要举措。该公司运用吨钢能耗的e-p 分析法,按工序不同实施“横向”管理,分析各工序的钢比系数和工序能耗变化对吨钢能耗的影响,关注每道工序的实物量、能源消耗量、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以及生产结构(如烧结矿球团矿比例、转炉废钢比等)、工序之间的热衔接程度等,快速制定控制或改进措施,促进节能降耗。 

  加强用电管理能力。该公司以提高自发电量和降低外购电为目标,降低吨钢综合电耗,提高自发电率。一是充分利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全年TRT发电量达到46kWh/t铁的较好水平;二是开展吨铁发电量攻关,降低发电机组停机率,提高余热余能发电量;三是加强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合理调节设备运行负荷,采用变频调速等手段实行经济运行;四是通过无功补偿改善电能质量,减少损耗。 

  加强能介系统优化。该公司能源管控依据能源的数量、品质以及用户需求,综合考虑能源的生产、分配、使用、回收、再利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解决富余煤气、蒸汽等能源介质的缓冲、使用和调控问题,力争做到能介的“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能源介质的使用方式由“供给制”转变为“配给制”,调度管理由“保障生产供应”向“以成本效益为中心科学调度”转变。 

  加强废水回收利用。该公司以“分质供水、梯级补水、循环利用”用水为理念,采用梯级补排水,系统大循环工艺、优化水系统运行模式、采用恒压变频供水技术、量身定制供水设备等方式来节约水资源,降低水系统运行成本,2019年吨钢新水耗为0.874m3/t。同时将收集的废水经过处理用于浇洒道路、绿化、除尘、渣处理等杂用水消耗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雨水全回收和节能环保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需要所有人去践行,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用始终如一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让“花园式工厂”从纸张落到了现实,并成为了该公司得到社会认可的一张“绿色名片”,未来,该公司将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市县级园林式单位,继续做精做细做实节能环保工作,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刘勇  付强)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