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萍安钢铁:绿色发展环保先行 守住“碧水蓝天”

2020-11-27 10:58: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萍安钢铁坚持做有担当的良心企业,将环保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用实际行动守住“碧水蓝天”,在环保提标改造上高标准、严要求,不惜重金持续投入,从达标排放到超低排放,动真格,下真功,用实际行动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力推进超低排放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11月15日,在萍安钢铁安源炼铁厂2×90m2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现场,该公司正集中力量对项目进行整体消缺、单机调试,为尽快投入试运行创造条件。

  与此项目几乎同时进行的,还有安源炼铁厂180m2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这两个即将投用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均为该公司2020年重点环保技改项目,投资均超亿元。其中安源炼铁厂2×90m2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冷凝系统+中温SCR脱硝系统+布袋除尘器系统超净处理工艺,按两机一塔布置,其副产物为干态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钙、亚硫酸钙、氢氧化钙,可全部应用于土地回填和水泥、建材制砖等行业,具有高除尘率、不产生废水等特点。

  该技改项目于2020年2月26日开工,当时正值疫期,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投建,该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开工的报备工作,主动帮助施工方解决吃、住、行等实际困难,积极有序推进环保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努力降低疫情对工程项目进度带来的影响,确保早建成、早见效。此后,该工程又经受了雨季、高温的考验,公司项目部配合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赶进度、赶工期,脱硫系统于9月25日通烟气试运行,比计划工期提前85天。9月29日转入原镁法脱硫系统生产,新建系统开始进行消缺。

  安源炼铁厂180m2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截至目前项目总体已完成73%,将于2020年12月份接口。此项目遵循“一步到位”和“达标排放”的原则,采用国内外技术最成熟、脱硫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且易于操作、副产物能充分利用的DSC烧结烟气干式超净工艺,脱硝采用中低温 SCR脱硝工艺,实行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

  “90m2、180m2烧结脱硫超低排放工程正式投用后,公司安源生产区烧结机烟气排放值将达到国家生态环境部要求的超低排放标准,标志着公司环保层级从单一脱硫提升到同步脱硫脱硝,比国家要求2025年底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汾渭平原钢铁企业烧结实现超低排放的目标提前5年。”该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表示。

  “环保,我们一直在路上”

  绿色发展,环保先行。为不断提高公司环保水平,全面减少排放,提升萍乡市环境品质,打赢蓝天保卫战,萍安钢铁全力擘画“绿色钢铁”蓝图,于2016-2019年共计投资约10亿元,对废水、废气、扬尘、噪声进行深度治理,全力以赴打造一个在环保上过得硬的钢铁企业。

  湘东生产区对烧结系统除尘、108烧结机头烟气脱硫系统、高炉出铁场除尘、矿槽除尘、矿槽转运除尘、炼钢二次除尘、炼钢三次除尘、1号总排废水处理、2号总排废水处理等设施进行新建或提标改造,完成了5个料场新建防风抑尘网和棚化建设项目。

  安源生产区对烧结机头、机尾除尘、高炉铁前除尘系统、炼铁喷煤系统、炼钢三次除尘、炼钢环境除尘等设施进行新建或提标改造,对原料场进行棚化改造,对废钢场、烧结矿堆场和原煤堆场进行密封改造。

  通过近几年环保改造,该公司各项环保指标逐年大幅进步,部分指标达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钢铁行业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排放总量明显向好变化,2019年与2016年比较,吨钢颗粒物、吨钢二氧化硫、吨钢废水、吨钢废水COD、吨钢废水氨氮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7.07%、61.57%、73.91%、66.67%、75%,为萍乡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助力。

  2020年,萍安钢铁又投资约3.5亿元进行环保技改,完成90m2、180m2烧结脱硫超低排放改造、安源4号高炉新建除尘工程等重大环保改造及其他噪声治理、环境绿化项目,打通从达标排放到超低排放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守住“碧水蓝天”,为了生态优美,为了企业未来,该公司不仅投入巨资进行环保技改,环保运行费用也在不断递增。其中2019年环保运行费用达到4.5亿元,是2016年的2.05倍。虽然增加的环保运行费用增加了企业成本,但萍安钢铁义无反顾。

  “环保,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是萍安钢铁人的铮铮誓言。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建设国家3A级旅游景区,如今,萍安钢铁厂区环境大变样,树木葱郁、绿草如茵、鲜花竞放、鱼儿嬉戏、鸟儿飞翔……与传统钢铁企业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萍安钢铁已华丽转身为萍乡市工业战线上一道高颜值的风景线,成为萍乡转型升级的典型。(彭云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