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建龙集团在龙江发挥协同效应 践行低碳发展战略

2021-05-21 19:10:00

  自2017年以来,建龙集团陆续对黑龙江区域钢铁企业进行了整合,通过发挥企业协同效应,为区域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龙江钢铁低碳协同之路

  建龙西钢2019年投资6.2亿元建设的2x80MW余气余热综合利用自备发电项目(一期已经投产),自发电率由原先的32%提高到60.5%,二期工程项目全部投产后,年自发电率将达到75%。企业富余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将全部实现综合利用,达到零放散。

  2017年12月,黑龙江建龙投资3.2亿元建设的160万吨干熄焦项目正式投产,这是黑龙江省第一座大型干熄焦装置。采用干熄焦,可有效避免传统湿法熄焦过程中挥发出大量的酚、氰化合物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及熄焦产生的蒸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建龙北满投资3.4亿元建设的265㎡烧结机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大幅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各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龙西钢投资1.7亿元建设的钢渣有压热闷固废环保处理项目,将于2021年6月投产,可实现钢渣金属全部回收利用与尾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固废资源“吃干榨净”。

  在产城融合方面,建龙西钢和建龙阿钢利用冲渣水余热进行集中供暖,区域合计余热供暖面积301万㎡,其中向城区供暖212万㎡,年节约标煤9.62万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8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00吨。另外,建龙阿钢每年可消纳城市中水约360万立方米。

  建龙在龙江谋划钢铁低碳发展新局

  2021年,建龙集团黑龙江区域各钢铁子公司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及“十四五”期间的总体要求,加紧布局,成立低碳工作推进小组,从生产工艺、科技研发等6大方面推进龙江钢铁绿色低碳发展。

  优化生产工艺。开展碳盘查,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碳排放量化、碳足迹分析;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和原料结构,有序引导短流程电炉炼钢发展,降低吨钢碳排放强度。

  装备智能化、精品化。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智能制造建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吨钢综合能耗指标的再突破。

  开展低碳技术研发。依托集团研发力量,开展冶金行业绿色发展研究,探索喷煤富氢冶金、全氢冶金及等离子氢冶金等低碳减排新技术,加快产品升级,为客户提供更绿色、更优质的新型材料和产品。

  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能,提高能源循环利用率,同时积极探索太阳能、风能、氢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与钢铁副产煤气、余热余压自发电机组相衔接的智慧电力供应网络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

  打造绿色钢铁生态圈。发挥龙江钢铁产业集中度高、研发创新协同能力强、资源统筹配置合理等区域优势,推动钢铁冶炼及压延、钢材深加工、技术研发、商贸仓储、智慧物流等业务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助力低碳发展。

  建设美好企业。在做好企业低碳发展的同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视频会议等低碳行动,为打造美好企业添砖加瓦。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刘经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