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推进低碳行动 共建绿色本钢

2022-01-04 17:59: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征,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尤其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钢铁行业践行使命担当,积极推进低碳行动,开启了低碳新征程。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钢铁航母”,新鞍钢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行业碳减排工作。
  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本钢集团快速淘汰落后产能、大力上马环保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创新研发低碳技术、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同时,以“推进低碳行动、共建绿色本钢”为主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做节能环保、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示范者,携手共建更高水平的绿色本钢、文明本钢、美丽本钢。为此,本钢集团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做到:
  01、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争做绿色低碳理念倡导者。
  全体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认识“双碳”背景下,倡导低碳生活、推进低碳行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努力为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实现新本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02、要提高认识,甘于奉献,争做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者。
  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自觉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实践,了解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掌握绿色环保知识和方法,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锻造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同时,要积极向家人、朋友和同事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的意义和方式,不断扩大低碳环保“朋友圈”,带动和影响更多群体加入低碳环保生活,推动绿色低碳行动普及化、常态化、持续化,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生态宜居,让我们的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03、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争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践行者。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在生产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从岗位出发,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和原燃料结构,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提高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加强能耗监管,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同时,要瞄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围绕关键数据、关键指标、关键节点,在全流程、全工序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04、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做绿色低碳行动示范者。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在工作生活中,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用能的好习惯,做到人离水断,人离灯熄,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及时报修。合理使用空调、电脑等电气设备,减少待机能耗;充分利用自然光,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减少公共区域照明浪费;使用空调时关闭门窗并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提倡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消耗;爱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从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用实际行动做绿色低碳行动的示范者。
  绿色低碳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亲爱的职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秉承低碳环保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让生态文明主旋律响彻辽东大地,让低碳环保行动遍布本钢各个角落,全力建设绿色、环保、节能、美丽新本钢,为绘就新鞍钢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本钢集团

编辑:滕珊

相关文档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