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11月28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包括1个总体文件和3个攻坚行动方案,部署了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蓝天保卫战标志性战役,推动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分别来看,《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以秋冬季为重点时段,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点地区,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70%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上述重点地区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30%以上。
《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为重点地区,以5月份—9月份为重点时段,加大VOCs(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开展5项攻坚行动,即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行动、VOCs污染治理达标行动、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行动、臭氧精准防控体系构建行动及污染源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力争到2025年,VOCs、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2020年下降10%以上。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相关省(市)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城市为重点地区,开展5项攻坚行动,即推进“公转铁”“公转水”行动、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行动、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行动及柴油货车联合执法行动。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运输结构、车船结构清洁低碳程度明显提高,全国柴油货车排放检测合格率超过90%,全国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铁路货运量占比提升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