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齐春华
日前,淮钢召开安全、环保责任状签订大会,就新一年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拉开了新一轮的环保项目建设。
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市场需求疲软、钢材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反复振荡等国内外复杂形势,淮钢坚定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大环保投入,制订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清洁运输、有组织排放先后通过公示,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绿色港口”“江苏省水效领跑者入围单位”“钢铁绿色发展优秀企业”等称号。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2022年6月份以来,该公司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遭遇钢铁市场的“寒冬”,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甚至一度进入亏损状态。“面对行业困境,公司号召全员打响了‘生存保卫战’,全流程、全方位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公司缩减了费用开支,但是对于环保投入,要继续快速推进。绿色发展没有捷径,做不得表面文章,只有加大项目投入,才能真正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该公司董事长季永新对环保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高度和深刻理解。
近几年来,该公司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干熄焦项目、烧结原料场大棚项目、焦化煤筒仓项目等,还相继实施了烧结脱硫脱硝、发电脱硫脱硝、焦化脱硫脱硝、高炉均压放散、转炉三次除尘、废钢大棚、石子大棚等近百个环保项目,企业节能减排能力、污染治理能力、环保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2022年,该公司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较2021年有明显下降,环保税较2021年减少了23万元。
加大环保投入
该公司在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环保装备水平的同时,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增强环保意识,严格环保过程管控。该公司利用环保综合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各排口排放状况,加强环保现场巡查、督查,同时利用无人机常态化开展空中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并对现场实际整改情况组织“回头看”,确保做到闭环管理。2022年1月—12月份,该公司累计发现各种环保问题417项,问题整改率达到100%。该公司通过全周期、全过程、全工序的环保升级及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企业环保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绿色环保,久久为功。春节前夕,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精品棒材项目、废钢加工中心等绿色环保节能项目相继投产。当前,该公司正在全力实施“十四五”规划项目,其中包括电炉升级改造项目、高炉绿色提质项目。新年伊始,该公司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跑出了自己的环保“加速度”。“随着‘十四五’规划项目的推进实施,公司的环保管控水平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公司将会用实际行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说起企业未来发展,季永新信心满满。
《中国冶金报》(2023年02月23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