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初以来,武钢有限统筹策划推进极致能效,坚持能介高价值流向和高效利用导向,围绕高效率机组、高效益产线,深入优化煤气、蒸汽、水、电、气体等能源系统平衡,不断提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国家能源“双控”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公司聚焦工序能源消耗目标,对标宝钢股份东山基地能耗水平,协同主体厂区通过降低故障、优化操作、减少空转,极限降低工序能源单耗,突出降耗实效。1月—5月份,该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11千克标准煤/吨,主要工序能耗水平进一步提升。该公司通过优化焦炉操作模式,进一步降低工序洗煤消耗,加强干息焦设备维护,消除隐患,减少管道爆管等事故,提高余热回收量,1月—5月份,干息焦余能回收同比提升45.54千克标准煤/吨。该公司烧结机每台每小时产量和运转率增加,烧结固体燃耗和电耗下降、余热产汽增加明显;新建的第二烧结厂投产后运行稳定,工序能耗优于设计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该公司聚焦能介系统利用效率提升,加快推进焦化、烧结余热回收改造项目,同步策划开展低温余热利用项目研究与应用,提升余热回收总量。该公司以零放散为目标,及时准确掌握生产、检修信息,精准预判,及时调控,做好煤气系统极致平衡管理。该公司聚焦高效发电机组负荷和效率提升,1月—5月份,余热回收总量累计完成值同比提升4.75千克标准煤/吨。其中,5月份转炉蒸汽、转炉煤气回收量首次达到108立方米、108立方米,二次能源自发电量同比提升12.37%。
该公司大力开展达标杆、创领航工作,制订各工序一厂一策达标工作方案,形成项目化措施共52项次(管理措施22项、技术措施30项),每个项目定目标、定时间节点、定责任人,定期跟踪,完成情况纳入能源管理绩效评价。该公司铁前、炼钢工序达标杆率同比提高31.71个百分点;热冷区域能效创领航率同比提升34.12个百分点。
该公司加快推进极致能效项目,制订《加快推进极致能效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推进机制,明确每个项目时间节点责任人,开展项目天天读工作推进会,形成季度推进例会。处于立项阶段的项目,该公司明确项目建议书审查、可研审查、内审、批复等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节点跟踪进度,未达到时间节点要求的项目纳入考核与评价,并在能源环保例会与技改例会上通报批评。处于实施节点的项目,该公司按照可研批复的工程节点加快推进,定期检查、通报实施进度,对进度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要提前预警,对已经拖期的项目严格考核。该公司加快节能技术应用,对照宝武集团102项节能技术清单及宝钢股份节能技术库,组织各工序深度梳理节能潜力,形成节能项目滚动立项机制,节能项目成熟一个,立项实施一个。
下一步,该公司将从“提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工序能耗达标杆+高效界面+行业最佳可行节能技术”四个维度全面打造钢铁全流程极致能效,推动行业最佳可行节能技术在公司全流程覆盖,能效力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邹汉平)
《中国冶金报》(2023年07月05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