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婀芬
2024年第1季度,萍安钢铁累计自发电2.3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发电2638万千瓦时,增幅12.56%,自发电占企业用电总量比例达43.43%,同比增长7.23个百分点,折合减碳12.4万吨。其中,3月份,该公司自发电占用电总量比例达45.09%,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在该公司50兆瓦发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集中智能控制系统指挥整套发电机组高效运转,40个配电柜保障发电设备电力供应,再将电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的生产设备。
该公司利用钢铁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在锅炉中燃烧,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发电,而每多发1度电就相当于减少了一些二氧化碳排放。该公司50兆瓦发电站班长左重明介绍:“我们发电站每天大约需要250万立方米高炉煤气、85万立方米转炉煤气用来发电,现在一天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10万千瓦时以上。”
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余压、余热、煤气、光伏进行发电,现拥有11套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5.9兆瓦,年发电能力可以达到11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积极做好高炉煤气、转炉煤气、蒸汽等二次能源平衡工作,精心维护设备,消除机组隐患,第1季度煤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9.3%,同比提高0.29个百分点;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制约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和蒸汽发电的瓶颈进行攻关,解决了提高发电量的技术难题;实行“错峰用电、迎峰发电”,做好尖峰时段计划或非计划停机过程中的能源介质管控,有效发挥煤气储存和调节作用,保证下午4时至晚上10时用电高峰时段内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坚持每周对汽轮机凝汽器胶球进行清洗,使汽轮机凝汽器达到最佳真空状态,确保发电机组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该公司推进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引进燃气锅炉智能优化控制新技术,为发电系统安装了一个超强“智慧大脑”,使汽包水位控制、主汽温度控制、引风机控制、送风机控制、二次配风控制、煤气控制等回路实现长期可靠的全自动优化运行,在降低发电煤气单耗的同时,实现节约用电、延长设备正常运行寿命,彻底解决了过去由于煤气压力波动大,负荷控制不能实现自动,对不断变化的工况调节手动操作不及时,无法达到锅炉优化燃烧状态的问题。
“通过对燃气锅炉智能化升级,设备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发电的煤气单耗降低了1%以上,做到回收等量的煤气能够发更多的电。”左重明说。
为坚持绿色化发展,该公司不断提高二次资源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化和智能化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萍安钢铁将在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应用低碳新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用能效率,实现企业的‘含绿量’和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同步提升。”全国人大代表、萍安钢铁员工温菲说。
《中国冶金报》(2024年05月1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