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变革图强谋发展 转型升级谱华章 中冶宝钢加速加力升级冶金运营服务能力

2022-12-08 09:15:00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钢铁工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以冶金运营服务为核心主业的中冶宝钢,始终坚持“聚焦主业、做强一业,相关多元、科学补充”发展战略,长期致力于为钢铁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绿色智能的极致专业化冶金运营服务。迈进新征程,中冶宝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改革中蓄积前进动能,砥砺奋进、破浪前行,促进作为核心主业的生产协力产业板块在“谋、抓、促、强”上下功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发展与目标任务在钢铁大地开花结果。
  谋大局 产业模式转型升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冶宝钢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引领中国钢铁工业智能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清洁运输为切入点,提高钢厂运输减污降碳质效,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宝武钢铁“生态圈”成员单位、宝钢股份战略合作伙伴,中冶宝钢全天候运营服务宝钢股份生产,熟悉钢厂全流程生产和现场工况,积累了丰富的运营服务经验,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优质设备和配套服务,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近年来,中冶宝钢以“投资+运营+管理”模式在清洁运输上先行一步,以工程机械BOO模式先后完成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共两批次更新。2022年,中冶宝钢191台套涉及32种规格型号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有序投入使用,其中在更新的95台运输车辆中,新能源动力运输车辆占比近40%,在降低碳排放、实现清洁运输、效率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助力宝钢股份在钢铁行业清洁运输方面走在前列,助力宝钢股份实现创建环保A级企业目标。
中冶宝钢为宝钢股份提供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服务
  在“投资”的基础上,中冶宝钢不忘紧抓“运营+管理”,积极构建安全、高效、专业的冶金运营服务体系。创新运营模式,实施清洁运输,中冶宝钢以安全、高效、精准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品质;全力打造工程机械维修4S店,始终保持工程机械设备本色,精心维护精益运行;科学规划车辆运行模式,提高工程机械运转效率。集成技术力量,智慧赋能服务,中冶宝钢基于全球定位技术,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AI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研发了全链路智慧物流系统,通过全链条数据实时传输、平台共享,实现运输车辆全方位状态监控、动态优化调度、物流信息智能化管理等,推动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的管理向统一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该系统运行以来,有效提高工程机械作业和调度效率,以叉车操控为例,其相关作业效率提高了15%。极致专业运维,确保服务更优,中冶宝钢将传统维修方式转变为“预防为主、定期保养、自主维修、三方确认”,提升自主管理综合能力。以改进促治理,助力环境质量改善,多年来,中冶宝钢已经先后完成35吨渣罐车、60吨渣罐车、ZY65履带式装载机等关键设备发动机的升级改造,并于2022年完成卡特轮式挖掘机的发动机升级改造,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冶宝钢为宝钢股份提供工程机械“管用养修”一体化服务
  抓机遇 提档升级后劲增强
  变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2021年,中冶宝钢在生产协力业务板块干出新路子,通过冶金运营服务模式改革,实现了生产协力产业从“协力运营”到“专业化运营”的华丽转身,功能性总包效应初显成效,为中冶宝钢深度嵌入钢铁企业生产系统赢得了更广阔空间。
  勇做设备变革“闯关者”。在人员稳定、设备维护、应急响应等方面,中冶宝钢以不容置疑的执行力、不置可否的凝聚力和不可小觑的战斗力,演绎着“认真负责、严谨严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技术服务先行”,邀请专家对修磨机等关键设备开展技术攻关,制定状态功能改进措施,降低瓶颈工序对物流的影响,全力改善设备运行状态;针对喷印机和输送辊道碰撞问题,主动靠前对相关生产程序进行改进优化,避免碰撞故障发生;针对超高压液压油管频繁更换问题,发动点检自主攻关,改进油管结构形式,大幅提升油管使用寿命;组织完成一号机清年修、三号机清和修磨同步年修、二号机清三电改造和四号连铸机年修,提前关键设备的即上即下、关键备件采购和修磨主机的在线调试,赢得了钢厂的高度认可。
  专业高效打造“新品牌”。要打造炼钢精整功能性总包示范项目、打造具有中冶宝钢特色的极致专业化示范项目,必须进一步消除管理壁垒、区域界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体现专业水准和专业效益。围绕高效服务、极致专业理念,中冶宝钢把价值定位于“极致专业化示范项目”,标定“生产、操作、点检、检修、维护”五到位的全条线全方位区域管理,实施“修磨机、喷印机、推钢机”等运行程序精密联锁,抓实“安全可控、素质提升、基础管理、创新技术、能力挖潜”五项创新突破,打造极致专业化标杆项目。
  特色项目标注“风向标”。围绕人员优化、资源整合、培育极致专业技能等重点,中冶宝钢设置机电仪综合点检和区工岗位、设立PLC对口支撑团队,提升员工设备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持续推进设备TPM管理及专业团队攻关疑难故障、重点设备特检特护等专项措施,确保设备状态提升;打通“操作-点检-检修”之间的专业通道,成立专门班组覆盖炼钢精整和厚板精整区域,促进生产、点检、检修人员的融合,实现区域自修,提高运营服务效率。
中冶宝钢为钢厂提供连铸手清作业服务
  促发展 管理变革释放活力
  自管理变革行动令发布以来,中冶宝钢紧跟中国宝武改革发展步伐,积极响应管理变革要求,以“全面对标找差、追求极致专业、追求极致效率”为目标导向,在体系完善、机构优化、资源配置上深化变革,补齐设备管理短板,提升专业化和区域化运营服务能力,构建与钢铁企业战略合作的全新格局。
  从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铁区域6个车间(厂队),到3个车间(厂队),虽然只是数字的跳动,意义却非同寻常。2021年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铁区域“管用养修、操检维调”专业一体化、“上下一体、前后延伸”区域总包专业化整合试点,是中冶宝钢推进区域专业化运营变革的重要举措。成立的炼铁运营事业部,在宝钢股份烧结烟气净化区域推行操、检、维、调一体化服务,通过优化岗位配置,提升作业效率及管理效率,推进协力业务向专业化、一体化方向转型升级。
  全力打造专业化运维团队。中冶宝钢加快宝钢烧结脱硫烟气净化业务专业化运维团队技能培养速度,通过骨干选拔、特殊工种取证、工器具配置、技能储备等方式,多角度制定操检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由专业设备点检牵头组织,完成从单一岗位工向“操检维”大工种的转变。通过一年多操、检、维、调一体化工作推进及落实,目前烟气净化区域运营逐渐形成“独立中控+操检维调”于一体的运营模式。
  打破区域界限创新管理模式。中冶宝钢协力业务板块炼铁运营事业部一方面在内部实行区域联动设备维护模式,在检修人员紧张情况下安排生产骨干、各区域检修人员支撑检修,进一步提升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创新激励机制,按照工种数量、技能水平等评定岗位等级,工资绩效分配实施岗位等级差额分配;按照岗位工+检修任务量+变量项目核定区域总额,实施总包制,提升劳动效率,提高员工收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技术为先始终坚持技术赋能。过硬的技术才是打开市场的利器。中冶宝钢协力业务板块长期推进烧结烟气净化智能技术应用与研发,在脱硫布袋仓室内安装一个自主研发的智能环保设备,该设备集检测、定位、精确封堵于一体,能在不停机状态下利用粉尘检测功能,自动确认破损布袋分布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地封堵,可实现“检测-定位-封堵”全过程自动化作业,同时达到控制出口粉尘量、实现不停机检修的目的。该创新成果可有效解决布袋破损引发的环保指标超标、系统停机问题。该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目前已完成破损布袋的识别和精准定位,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自动封堵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强能力 顺应智慧行车新形势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智慧制造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钢铁企业大力推进智慧制造和绿色生产,投入大量的智能化设备,使冶金运营服务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冶宝钢作为宝武集团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最大的行车总承包单位,多年来先后承接宝钢股份钢管条钢区域、无缝钢管厂等多厂部行车“管用养修”业务。在专业化总包基础上,中冶宝钢积极探索行车智能化运维新道路,加快实现冶金运营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自2016年起,中冶宝钢以宝钢股份冷轧、热轧、硅钢、宝日汽车板等区域无人化行车的施工改造、运维工作为切入点,全方位参与无人化行车技改、调试、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积累了一套成熟的无人化行车全流程核心技术服务经验,并开始探索制定无人化行车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操作标准和运维标准。
  2021年,中冶宝钢根据数字化转型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行车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工作目标。在数字孪生行车的辅助下,行车设备管理人员可通过该系统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地掌握行车全生命周期数字运行状态,确保行车状态稳定、高效运行。2021年12月,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功解决了故障排查依靠点检、运维流程人工运行、设备管理智能化水平低等痛点问题。此外,基于可视化技术,该系统可实时直观地展示行车运行中产生的动态数据,帮助行车管理人员及时判断行车运行状态。系统上线运行以来,行车控制链路电气故障得到高效解决,行车电气故障率明显降低。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中冶宝钢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强做优做大生产协力业务板块,始终保持“冲刺”状态、“赶考”状态,跑出发展加速度、打出发展新力度、创出发展新高度,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王芸芸、张登祥)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