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钢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你方唱罢我登场”技改突破此起彼伏,各大钢企纷纷亮出“绝招”,“练内功、保生存、促发展”依然是主旋律。钢企成本控制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种原燃料结构、降成本的方式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卷”已然成为常态,钢铁行业配矿成本存在明显差距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繁琐复杂大量工作问题、配矿优化难题,配矿工程师单凭大脑计算能力属实有限。在当下数智化转型的重要阶段,金鼎钢铁集团积极探索数智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巩固热态物料皮带测温与自动喷淋、生产成本自动结算等算力基础上,公司领导结合生产实际需求,亲自督导部署,成立“配矿模型课题”攻关组。深入研究如何实现互联网+配矿新模式,如何将大数据计算、AI分析、模型算法应用与配矿相融合,如何借助新质生产力实现降本增效。面对公司生产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公司领导高屋建瓴指出方向,原料配矿模型应运而生。

工作开展
2024年4月15日,公司领导陈志刚安排部署,在金鼎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志杰支持下、在公司信息自动化部部长邓子波牵头组织下、在配矿工程师胡文军全力配合下、在信息自动化部相关软件开发人员参与努力下,成功召开“配矿模型”攻关组首次会议暨“配矿模型”项目启动会。
本次会议首先传达了公司对此次“配矿模型”攻关项目的高度重视程度,讲述了该项目对公司生产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汇报了该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实现的难点,明确了每个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情况,制定了两种技术研究方向,确保技术攻关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光荣。会后,攻关组所有成员便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加班加点开展选择开发语言、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前端页面、设计数据库表结构、搜集相关算法模型、研究元数据结构、分析计算逻辑关系等工作,一场数智化与工艺联合攻关悄然铺开。

技术实现及取得成果
认可是对付出最好的褒奖,夜以继日地付出换来了成功后的喜悦。经过一个多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努力工作,期间召开无数次专题讨论会、N次系统优化,终于在2024年6月3日这一天,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配矿模型”成功上线。通过配矿工程师盲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系统具备快速计算配矿方案的能力,15秒即可计算出上千种方案,按照价格由低到高排序,极大的方便了配矿工程师对物料的选择。在高效计算的同时,该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传统人工计算低5-15元/吨,按照企业目前生产规模每年可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该配矿模型采用主流互联网架构,本地化部署,自主开发的核心算法,配合高算力服务器可在数分钟内完成数千万次运算,实现了前端与后台的完美配合。原燃料种类可灵活调节,产品指标可精准控制,提高了模型对生产条件的适应性。该模型不仅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而且其高效、精准的计算过程更能保证配矿工作的及时性和可操控性,在钢铁行业属于数智领先算法,在焦化配煤、水泥等行业同样适用。
展望未来
本次研发的配矿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配矿工程师快速配出更低、更精准的原料结构,但仍有较大优化空间。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我们继续深化配料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合作程度,极力挖潜,高效沟通,精准理解配矿工程师思路,吸收消化配矿工程师经验并融入到配矿模型中,研究引入AI人工智能和模型自学习功能。同时考虑模型的范围延伸,形成公司级一体化模型管理系统,增强系统的协同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次自主研发的“配矿模型”是金鼎钢铁集团数智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是算法指导实践生产的再一次勇敢尝试,为企业信息化系统自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凝聚了坚实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破解难点痛点,夯实数据应用基础,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推动企业加快“智改数转”,为企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业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