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米飒 通讯员余天门)4月9日,河钢集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下称河北职大)携手共建的新质工匠人才培养学院揭牌成立。这是三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务实行动,也是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新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举措,致力于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姜文良,河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立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人事部(党委办公室)主任臧若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汪潇潇,河北职大党委书记李鑫,河北职大党委副书记、校长薛晓萍,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炳军,河北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主席潘奇志出席活动。河钢集团工会主席史绍辉主持。姜文良为该学院讲授“第一课”,做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坚定不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题报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全国劳动模范、河钢集团邯钢公司转炉车间副作业长唐笑宇作为工匠代表发言。
该学院以河钢集团为主体,通过深化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整合河钢集团内部各子(分)公司教育培训资源,形成“1+2+N”的企业工匠学院运行模式。该学院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融合三方科研优势、职教优势、实践优势,打造一流工匠人才培养基地,对标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的“工匠五力”能力标准,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河钢集团将依托新质工匠人才培养学院这一新载体、新平台,深入开展定制培养、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等工作,积极构建河钢技能人才培养成长体系,打造更具“工匠五力”能力的“河钢工匠”方阵;将以工匠精神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做好河钢转型升级“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产品高端化、能源高效化、生产智能化、流程绿色化,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河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高度,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积极贡献河钢智慧和河钢力量。
就在4月8日,河钢集团职工吴潇在澳大利亚荣获世界钢铁协会举办的第19届模拟炼钢挑战赛职业组世界总冠军。至此,河钢集团连续9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模拟炼钢大赛,7次获得世界总冠军。据了解,一直以来,河钢集团深入推进工匠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底,98名职工被授予“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70名职工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高标准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183个,其中省级创新工作室64个、国家级9个;“河钢网上工匠创新学习平台”项目荣获世界钢铁协会教育与培训卓越成就奖。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15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