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韶钢炼铁厂“提煤降焦”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2019-08-26 16:26:00     作者:陈立新 龚俊明 黄恺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宝武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炼铁厂“提煤降焦”攻关取得显著成效:7号高炉焦比6月在国内同类型高炉排名第1位,7月份环比再降3kg/t6月燃料比排名同类型高炉第一名。8号高炉焦比6月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了35kg/t7月再下降6kg/t,在国内233200m3高炉中排名第1位;同时8号高炉7月以月产、平均日产刷新两项历史最高纪录,在国内同类型高炉中排名第一。6号高炉7月提煤降焦也有新突破,除去加废钢元素,目前可排名行业前2名。

  韶钢炼铁厂7号高炉近3年入炉焦比偏高,2018年平均水平与行业最优水平比,差距25kg/t,排名第8位。燃料比与行业最优水平比,差距18kg/t,排名第8位。8号高炉近3年焦比虽有进步,但2018年平均水平与行业最优水平比,差距29kg/t,排名第11位。燃料比与行业最优水平比,差距17kg/t,排名第3位。

  面对差距,韶钢炼铁人知难而进,深入开展“提煤降焦”专题攻关:

  他们充分利用智慧中心大数据、操作模型的支撑作用,加强核心技术(气流模型、质量与炉况的对应关系)研究;梳理各类工艺、质量参数,建立顺行“气流模型”;强化高炉边界条件管控,强化工序服从,发挥协同效益;建立高炉长寿机制,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防范风险;对攻关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建立处置预案;建立日常操业评价机制(操业会、员工积分管理、异常分析机制、及时纠偏等);建立质量(烧结矿、焦炭、喷吹煤)保障机制;完善雨季生产预案,CDQ检修焦炭水分控制方案等,应对各类不利影响。

  他们加强绩效导向,严格“积分制”管理,管理人员每天对各高炉打分,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炉长绩效考核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让员工的付出与收入挂钩。

  炼铁厂一直致力于打造炼铁“精品早会”,将生产、成本、质量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指标,每天监控运行,及时纠偏,凡不达目标值的,开展“天天读”。如质量类指标,韶钢高炉创造性新增了“碱度”、“镁铝比”、“亚铁”命中率,“焦炭粒度组成”等指标,并探索与炉况的一一对应关系,不断收紧、优化内部质量目标。

  攻关实施过程中,炼铁厂对高炉生产碰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频繁出现喷吹煤含杂物堵枪现象。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喷吹煤中含有稻草、喷胶等用来封堵车门的杂物,一旦进入喷吹系统,就会造成煤枪堵塞现象。随着“提煤降焦”深入开展,喷煤量越来越大,堵枪问题就越发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炼铁厂重新梳理了清杂过程,从原来“卸完再清”模式改为“边卸边清”模式,并且将堵枪次数作为作业区的关键绩效指标,通过绩效导向,促进了作业区清杂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喷煤量的增大,风口小套被磨穿的现象增多。炼铁厂一是强化高炉配管工对风口、煤枪的管理,梳理落实风口、煤枪专项检查制度,建立专门台账。二是开展技术攻关,对风口煤枪的结构、插入角度等进行适应性改善,提高煤枪的抗磨损能力。

  ——原燃料质量检测数据与炉况很难对应,问题根源难以定论。为解决此问题,炼铁厂一是强化“以高炉为中心”、“工序服从”工作机制,强化工序协同,当高炉炉况出现波动苗头时,各工序都必须从自身查起,努力改善各项质量指标,支撑高炉。二是严格工艺操作,以控制压差、保证风压稳定为主,操作上密切关注其趋势,用好风温、湿份和煤量调节手段,做到早动少动。三是加强对炉温把控,确保物理热中、上限水平,加强热负荷管理,尽量减少热负荷大幅波动。四是高炉炉前强化铁口操作,值班工长提高与调度兑包协调的沟通频次,确保炉内渣铁及时出净,促进高炉炉况顺行。五是自己动手,检测入炉矿、焦的粒度组成,帮助判断入炉原材料的质量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高炉侧壁温度异常升高现象增多。炼铁厂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理论,全面梳理事故防范、应急处置预案,一方面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另一方面,极力确保1.801.85万吨的生产平台稳定。二是开展高炉长寿专业管理,重点是对铁口的维护、炮泥的使用、炉体缝隙的浇注等管理。三是针对6号高炉侧壁温度持续高位运行,不适合持续提高冶强,炼铁厂务实转向“提高块矿比降成本”项目攻关,使炉况基本稳定,日产保持在3400t左右。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