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立军 通讯员 卢小龙
今年7月份和8月份,新天钢集团鞍钢天铁公司(下称鞍钢天铁)逆势突围,利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一成绩的背后,反映出鞍钢天铁混改后,理念转变、体制机制转变所带来的活力。9月下旬,《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鞍钢天铁,探寻该公司盈利实现突破的秘诀。
创新经营,不再干了就赔
“一样的设备、一样的人、一样的产量,为什么之前不挣钱,但现在就挣钱了?我们反思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经营!”鞍钢天铁镀锌分厂厂长郭万平感慨地说,“现在大家干劲足了,多干就代表着公司多挣钱,大伙工资就会跟着涨,职工队伍也比以前好管理多了。”郭万平所说的经营,是指供销两端的经营策略。在微利状态下,经营不到位,干得越多可能赔得越多。鞍钢天铁的建设定位很高,瞄准高端板材基地的规划,产线设备采取“点菜制”,配套的都是高端装备,还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组织体系。此前,该公司装备没问题,生产没问题,可就是经营没捋顺,干了就赔,越干越赔,管理上本末倒置,降本的压力都在生产厂,产线的工人出力不讨好,都憋了一肚子窝囊气。而现在,鞍钢天铁接订单,精细到一单一议、一单一算,确保有利润才接。负责供销的副总经理白军明说:“研判有风险,但利润空间逼着你必须这么做,而且决策还要快、要准,以应对瞬息变化的市场形势。这也是张银山带给我们的最大改变。”
他所说的张银山是鞍钢天铁总经理。拥有20多年经营经验的张银山,自去年11月来到鞍钢天铁之后,给企业带来了新气象。
企业的核心目标就是盈利,本质上要做到低买高卖,钢铁行业又是充分竞争行业,如果失去了在市场上的盈利生存能力,任何雄心壮志都不切实际。为了提高利润,张银山和班子成员天天研究经营决策。他们先算后干,采取的锁单采购、低价现采、锁单销售、期货套保、市场开发、品种开发等等创效手段不一而足,没有一劳永逸的固定打法,一切都靠实时研判、灵活运用,把利润一点一滴抠出来。
以前“讲故事”,现在“讲数字”
企业是经济组织,真实准确的财务数字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状态。只有全面准确的财务梳理、财务分析,才能找准企业的问题所在、差距所在,才能明确用力方向。自混改以来,新天钢集团各单位盈利水平均实现了巨大突破,其中财务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讲故事”,现在“讲数字”,是大家混改后的共同感受。
“财务工作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为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就是摸清家底,掌握每一道生产工艺的工序成本。”鞍钢天铁财务副总姚志伟指出,“公司现在每月召开成本分析会,跟上月比、跟同期比、跟行业比,各生产分厂每天都会出成本分析报表,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
姚志伟还举了通过“数字”发现问题的例子。此前,鞍钢天铁的基本电费按容量计算,变电站容量为8千伏安,每月用电1400万千瓦时。而另外一家企业的变电站容量为12.6千伏安,每月用电量则为8000万千瓦时。按容量计费两家企业电费相差无几,但实际用电量天差地别,降本的空间已经被数字“标明”了。此时恰逢新天钢集团推进电费“容改需”(由按容量计费改为按需求计费)改革,鞍钢天铁经过调整,每年可节约电费600多万元。
在姚志伟看来,这样的财务分析就像是在给企业体检。混改之前,作为国有企业,该公司融资较为便利,对财务管理往往缺乏敏感度。混改以后,财务从以前的单纯记账,转变为指导生产经营、参与决策的“会算账”,这是企业管理层市场意识的重要转变。
降本既“抱西瓜”,又“捡芝麻”
“我喜欢跟他们交流,在办公室人家可能说话比较拘束,但是在现场大家都乐意跟你说一说、聊一聊。”鞍钢天铁设备副总刘太江言语间透着朴实和务实劲儿。
“他经常跟我们沟通。”“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他在车间。”“他真是一点架子没有,咱哪想到这是公司领导。”提起刘太江,一线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纷纷表示。
实体企业,根基在一线。“接地气”的刘太江来到鞍钢天铁后,围绕降本增效,带领职工既“抱西瓜”,又“捡芝麻”,非常务实地开展了很多技改项目,使设备管理上的降本效益稳步显现。
他们坚持从实际效果出发,对产品过度包装进行整改,实现吨钢包装成本下降8元,每年可以节省约1000万元;对部分进口备品备件进行国产化替代,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比如,用国产油品逐步替代某进口品牌油品,使用效果好,而且每年可节省大概30万元;对酸轧设备实施技改,将废边卷取收集,可供下游客户拔丝,年创效720余万元……
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带来新活力
鞍钢天铁的蜕变是新天钢混改的一个缩影,以张银山为代表的德龙派驻人员,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老员工们也在新的体制机制下,用成绩证明,他们一直都是值得倚重的中坚力量和发展基石。
德龙、天钢、天铁、冶金“四水汇流”组建新天钢,从未止于对德龙的简单复制,也并非一味地否定原来的人和事。文化碰撞是融合的前奏,只有以融合促变革,以变革谋提升,才能孕育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混改后的新天钢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混改以来,新天钢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全面梳理管理上的精进提升,最核心和根本的就是两点:一是精准的财务分析制度,用“数字”说话,真正做到了“推沙入海”,感知市场,“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有效地指导生产经营。二是形成“以奋斗者为本”的用人环境氛围,坚持“结果导向”,给权、给钱、给责任,“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真正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环境,充分激发了活力。
混改之后,天津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新天钢充分的关怀和支持,新天钢广大干部职工不负厚望,用一次次刷新历史的指标纪录,节节攀升的盈利水平,持续增长的工资收入,不断突破的生产经营指标体现了新天钢混改的成效。
《中国冶金报》(2020年10月13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