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板材炼钢厂首次成功生产取向硅钢
向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

2022-02-14 10:08:00

  记者2月10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在主要目标上,《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6000万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高。
  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固废源头减量上,《方案》明确严控新增钢铁、电解铝等相关行业产能规模。适时修订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废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综合运用环保、节能、质量、安全、技术等措施,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在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上,《方案》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方案》还提出加强跨区域协同利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建设一批全固废胶凝材料示范项目和大型尾矿、废石生产砂石骨料基地。在黄河流域,着力促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通过多式联运跨区域协同利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再生资源产生量大地区,建设一批大型跨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聚区,构建跨地区跨产业循环链接、耦合共生的绿色化高值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 近日,板材炼钢厂首次成功生产取向硅钢BRQ1,这标志着本钢集团在取向硅钢生产上迈出第一步。这是该厂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管理和工艺控制水平,向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取得的实际成效。
  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因其对工艺控制水平的要求极高,全球只有少数钢铁企业能够生产,国内能够生产取向硅钢的钢企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取向硅钢在国内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取向硅钢进口国,尤其是用于高性能变压器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本钢集团自研发并生产硅钢以来,在取向硅钢生产领域是空白。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炼钢生产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增强高端市场竞争力,作为取向硅钢生产的关键工序,板材炼钢厂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瞄准核心工艺技术,加大攻关力度,全方位提高生产组织、设备运行和工艺控制水平。
  去年12月底,在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相关专家因疫情无法到厂指导的情况下,该厂“自力更生”,针对取向硅钢对钢水洁净度要求极高,要避免转炉、钢包和真空罐中残余的有害元素进入钢水中,并且要在短短出钢4分钟内把7吨合金加到钢水中等严苛的生产要求,组织生产技术室、各作业区作业长和技术人员开展自主攻关,反复对生产各环节进行模拟、论证,制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生产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该厂对每个生产细节均安排专人跟踪落实,最终成功将取向硅钢铸坯送入下一道工序。
  据了解,该厂此次生产的取向硅钢将用于大型变压器,首批产品已于近日交付用户使用。目前,该厂正抓紧组织后续生产,并及时总结经验,为生产更高级别钢种,进一步拓展取向硅钢高端市场夯实基础。

来源:本钢新闻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