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陕钢龙钢:以极致服务“点亮”极致降本

2024-04-12 10:59:00

  ​

  面对逆势,如何突围?今年初以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将算账经营与精益管理深度融合,在检验计量方面主动求变,以“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为基准,深推极致服务,通过技术创新、项目升级、监督把关等,助力基层一线生产经营极致降本。   

  厚植创新热土,

  让实验室全面服务生产线

  “通过标准偏差、极值、符合性判断及平均值分析,对各类铁合金做出综合评价如下……”3 月份上旬,一份《关于铁合金质量指标分析评价的报告》从龙钢检验计量专业送达炼钢厂、品牌营销部等相关单位。

  聚焦生产需求和技术储备要求,龙钢深挖实验室技术创新潜力,坚持“契约上岗、指标上肩,不讲困难、实干争先”,全力保障生产需求。龙钢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一方面以数据“更快、更准、更全”为抓手,在“提升自检能力、降低外检费用”,以及“技能操作”向“技术研究”转变的过程中,成功开发微氮合金氮含量测定方法,并将其快速应用于生产检验实际,以精准的数据助力炼钢工序精准添加合金,协助吨钢成本降低0.67元;另一方面完成镀锌钢板用热轧带钢除鳞方法研究,对9 批试生产板带进行检测应用,为带钢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此外,该实验室自主完成完善煤质检验分析系统研究,实现了对烧结、喷煤用煤各类质量指标的全检,为燃料结构优化、配煤比调整提供可靠指导,预计节约检测费用300余万元。

  “对各类物料分析得越全面,我们掌握的数据越多、越精准,越有利于生产稳定,越有助于成本控制,可以说检验计量专业真的是做到了有求必应。”炼钢工序相关负责同志说道。

  项目加速推进,

  为指标攻关提供“硬支撑”

  “和以前相比,现在的计量过程更加流畅了!”在龙钢北门检斤计量处,正在配合检查水箱的司机师傅感慨道。

  物料进厂的流畅性既关系物料保供,又关系企业声誉。龙钢紧抓影响物料进出厂流畅性的“牛鼻子”,统筹策划、细致部署,利用柔性生产窗口期,加速推进汽车衡、轨道衡升级改造步伐。该公司以“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目标具体化”为抓手,安排专人盯控秤体制作、回货、基础建设、衡器安装、调试等环节,力促项目总体质量与进度两手抓、两手硬。截至目前,该公司2#轨道衡,2#、8#汽车衡分别较计划提前6天、3天和5天投运,2#、8#汽车衡上衡率分别提升了60%、40%,18米以下货车实现“上衡自由”,彻底解决了“车选衡”影响物流效率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以能源平台系统升级项目为试金石,搭建试炼平台,揭榜挂帅,激发专业技术人员“跳起摸高”的主动性,自主开展并完成现场线缆敷设、无线模块安装、系统画面开发、报表功能开发等工作,有效解决能源计量瓶颈问题,为该公司生产用能调控、能源指标攻关提供硬支撑,推动极致能效工作纵深推进。

  凝聚监督合力,

  在把关中为生产经营护航

  “师傅,按照制度条款,本车焦炭扣除150千克,请确认签字。”在焦炭测末现场,对于测末过程中发现的大块混凝土浇筑块,该公司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后回复司机道。

  “守护企业利益零损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龙钢强化专业管理,促进专业互补、推动专业联动、释放监督效能,借鉴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并积极开展阳光抽检、稽查分队、轮岗等监督检查工作,监督管理物料、能源从进厂、运输到结算的全过程,动态化消除可能对贸易结算产生不公平的可能性。其中,该公司对常规积算仪新增100个寄存器点位,并完成3轮功能性能测试和异常修复,达到预期效果;自主设计并开发焦炭测末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有效规避测试过程中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效益流失问题;自主完成无人值守系统光栅升级改造、远程监控、异常报警、称重仪表防作弊与自诊断功能,有效提升物料计量过程中防作弊能力。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技防、物防、制度防“三防”措施,为企业挽回损失40余万元;不断强化各工序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聚焦质量效益与工艺逻辑之间的相关规律,建立高度过程质控图,通过预警机制,提升对超标准数据的辨识效率;协助各主体单位以最快速度调整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成本。(刘王丽)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