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宋超 余亚克
“目前,客户库存的1300张料片已加工完毕,加工起皱的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现在客户持续订货,月订货量稳定在130吨左右。”5月14日下午,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用户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营销交流会上,邯钢用户技术研发员张东凯高兴地与大家分享他近期服务客户的成功案例。
4月初,华北某汽车主机厂与张东凯取得联系,需要其帮助解决一个产线难题。“客户反馈,其在近期使用其他家钢企供应的冷轧板HC210IF加工汽车一部位加强板时,出现了加工起皱问题,影响了生产节奏。客户现场分析后没能找到原因。”前期一直对接该客户的张东凯介绍,“近年来,我们坚持推行一套完备的技术营销机制。从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到熟悉客户产线特点,再到协助客户解决加工难题、提供替代选型等,技术营销让我们和客户的关系更加紧密。”
此次,张东凯首先查阅了客户产线信息,从中寻觅到了问题“端倪”。他发现,该加强板零件为多款车型的平台件,其生产模具已使用多年,冲压次数超过100万次,此前从未出现起皱问题。“冲压次数超过100万次,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带着这样的猜想,张东凯坐上了开往客户所在地的火车。
一到客户所在地,张东凯就直奔客户生产加工现场跟踪情况。他先后开展了材料粗糙度及厚度检测、调整压边力试验、模具研合状态和拉延筋状态分析及初步仿真分析。最终,试验结果印证了张东凯的猜想,原料卷性能、尺寸均没有问题,是模具使用时间长、磨损加剧,适配材料范围变小、工艺窗口变窄,导致了起皱问题。
随即,张东凯为客户提供了临时性和永久性两套解决方案,一是临时通过调整压边力、去除部分平衡垫块,缓解起皱问题,缓解当前生产压力;二是根据张东凯开展的仿真模拟实验生成的数据,择机拓宽模具成型安全裕度,改善其适配材料性能,永久消除起皱问题。
客户爽快地同意了张东凯先后分步骤实施两套方案,起皱问题彻底解决了。“你们的技术营销服务真是科学、快捷、有效,未来咱们还要深入合作。”客户技术部门负责人对张东凯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中国冶金报》(2024年06月13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