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结合重庆钢铁公司生产经营实际,该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现场、奔赴市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抢抓战略合作机遇,解决基层痛点难点。为此,我们开设“走现场 跑市场”栏目,宣传报道各级领导干部实地走访客户、到生产一线了解生产情况、与班组员工面对面交流座谈,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取得的成效,进一步统一思想,大力营造实干当先、动真碰硬的工作氛围。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热浪裹挟着钢水的温度扑面而来,每日早会一结束,炼钢厂的班子成员们便拿起安全帽奔赴生产一线......
近日,一场“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基层调研,让管理与服务在炼钢厂钢花飞溅的车间里碰撞出火花,也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调研以“管理下沉、服务前移”为导向,打破传统“会议室听汇报”模式。在连铸车间切割甲班操作室,厂长黄岗手持岗位规程,和员工们围坐成一圈。
“最近钢坯表面合格率有所下降,大伙在操作上有没有遇到啥困难?”一句家常话,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大家围绕提升连铸收得率、优化中间包烘烤工艺、提高铸坯热送效率等生产痛点,展开了深入探讨。
这样的调研座谈,不仅是形势任务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凝聚共识的桥梁。厂领导结合目前生产实际与公司降本增效计划,用“吨钢成本”“能耗指标”等员工听得懂的大白话,把市场压力与发展机遇讲得明明白白,让“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体现在轻车简从的行动上,更落实在解决问题的实效中。针对炼钢车间提出的“休息室座椅损坏”问题,综合管理室迅速响应,统计损坏数量及程度,启动采购流程,以“小切口”解决员工休息环境的实际难题。不仅如此,当了解到员工日常存在热饭不便、冷饮存储难等问题,综合管理室同步推进冰箱、微波炉的采购安装,让大家随时能吃上热乎饭菜、喝上清凉饮品。
调研的同时还意外收获“金点子”。行车车间维修班刘腾江提出的“一炼钢350t行车主升钢丝绳延长更换周期”,经过技术论证后,预计每年节约29.96万元;刘晓峰创新工作室为进一步降低脱氧合金成本,创新提出采用颗粒碳化钙预脱氧思路,预计全年降本206万元......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如今正通过“全员创新”平台加速转化。
从会议室到生产车间,从文件传达变为现场解题,这场调研不仅拉近了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的距离,更让“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未来,炼钢厂将持续以“一线工作法”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让每一次俯身倾听,都成为推进极致效率、极致效益的坚实基石。(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