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股份炼钢厂连铸车间二工序6号、7号连铸机是优特钢生产线,6号机组自投产以来便以高品质、高效率成为车间标杆。而在近几个月的生产攻坚中,该机组乙班凭借“零事故、高质量、高稳定”的卓越表现,连续斩获“金牌班组”荣誉称号,用实力诠释了“优特钢产线尖兵”的责任与担当。
以匠心守牢质量生命线
乙班机长唐颖杰,是一名年轻机长,虽年轻,但责任心强,且通过坚持学习,经验丰富,能独立处理连铸机生产全流程问题。
今年6月的一个夜班,唐颖杰像往常一样在中控室紧盯生产曲线。突然,7流拉矫机机架位置的数字跳变让他心头一紧:7流拉矫机机架位置数据显示与常规标准不符。“这不符合常规,可能影响铸坯质量。”他立即冲向现场,在确认拉矫机实际压下状态正常后,迅速判断是仪表采集系统故障。“一旦带轻压下的特殊钢种按错误参数运行,铸坯内部偏析风险将直线上升!”他一边向车间汇报,一边协调电工排查线路,全程守在现场直至故障消除。经电工处理,数据终于恢复正常,防范一起影响铸坯质量问题。
7月4日,唐颖杰在点检时发现大包2号臂滑动水口液压缸卡爪在装到大包上有一边的卡爪无法自动回位,拆解检查发现卡爪间隙中卡有钢粒,这一隐患有可能造成大包钢水关不了造成失控。7月10日,他在对二冷托辊进行检查时,发现3流2号托辊西侧边缘位置有明显铸坯走偏挤压造成的凸痕,但是检查1号托辊时又是正常,没有一点走偏的痕迹,经细致查找,最终发现是2号托辊底座螺丝断裂,造成托辊受力不均造成铸坯走偏挤压托辊,避免了一起影响铸坏质量的事故。
“小唐的眼睛比摄像头还厉害!”车间主任感慨道。正是这种“隐患不过夜”的较真劲,让乙班在近三个月里成功拦截多起设备异常,保障了铸坯质量。
全员精细管理,控事故稳生产
乙班“人人都是多面手”。5月的一个白班,班组员工在班中巡检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以往每流水口烘烤时间基本一致,但近期4、5流需延长烘烤时间才能达到烘烤温度。这不仅会造成烘烤能耗增加,还会因烘烤不充分导致开浇失败,造成生产事故。“问题出在水口抽气筒!”该员工蹲在设备旁仔细检查,发现抽气筒胶管有多处开裂漏气,上口密封保温棉也脱落大半。他立刻组织更换胶管、加固保温层,简单功夫便让4、5流烘烤效率恢复。
在乙班,这样的“金点子”每天都在涌现。从优化中包烘烤曲线到优化头尾坯切割,从改进引锭杆存放方式到规范工具定置管理,团队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58条,其中42条被车间采纳,成为降本增效、生产稳定的“实招硬招”,有力地助力生产稳定和质量提升。5月至7月,6号机乙班实现开浇成功率100%,事故率为零,生产稳定性遥遥领先。
自主攻坚,提质增效
优特钢生产的“优”,核心在技术突破。面对“降低铸坯表面刮伤率”这一行业共性难题,乙班主动担当,成立《降低铸坯表面刮伤率》自主管理课题,通过与周边钢厂对标交流,查找差距,完善措施,挖掘潜力。
通过小组集思广益对标分析,查找原因,重点攻关二冷室各区托辊设备状态。经过持续跟踪和实际对比检验,锁定造成铸坯刮伤主因,制定相应对策。完善了“一浇次一检”制度:停浇后全员钻二冷室,逐个检查托辊运转状态,及时清理残钢、打磨粘钢部位,同步调整润滑频次……实施3个月来,6号机乙班铸坯表面刮伤率降低了0.2%,铸坯合格率已逼近行业顶尖水平。
6号机乙班用行动证明:优特钢生产的“优”,不仅是产品的“优质”,更是团队能力的“优秀”;“特”,不仅是钢种的特殊,更是攻坚精神的“特别”。 (黄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