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进口1号焦煤价格居高不下,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铁厂将高配进口2号焦煤作为降低焦炭成本的主攻方向。然而,这一举措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进口2号焦煤对焦炭冷强度支撑弱于1号焦煤,对高炉稳定支撑明显不足,为生产运营带来了巨大压力。炼铁厂精准施策,突破资源困境筑牢生产根基。
焦炭冷强度强势回升
面对焦炭冷强度不理想的困境,炼铁厂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开发具有性价比的焦煤来优化焦炭冷强度,为改善焦炭质量带来了转机。
通过引入高性价比焦煤,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与工艺调整,焦炭冷强度明显回升。这一改变不仅提升了焦炭的质量,更为后续高炉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定烧矿质量与矿焦比
炼铁厂还面临着铁焦平衡困难的局面。为了稳定生产,烧结工序成为关键突破口。烧结车间操作人员从原料配比到烧结温度控制,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成功稳定了烧结矿质量,为高炉提供了优质“粮食”。高炉车间也不甘落后,采取攻势,逐步提高矿焦比水平。高炉团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推进工作,到7月末,三座高炉的矿焦比今年首次同时站上4.8t/t。
关键时刻凸显应对挑战能力
回顾历史,上次三座高炉同时站上4.8t/t矿焦比的平台,还要追溯到2023年2月、3月。当时入炉品位有58.3%以上,而目前铁矿资源劣化,入炉品位仅有57.1%,差1.2%品位,影响矿焦比接近0.1t/t。
在劣化的条件下,三座高炉能够同时达到4.8t/t的矿焦比,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不仅为站稳1.88万吨日产铁平台创造了条件,还减少了外购焦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应对焦炭成本与质量难题、铁焦平衡困境以及资源劣化挑战的过程中,炼铁厂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开发新焦煤、稳定烧结工序、提高高炉矿焦比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高炉生产的新跨越。(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