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左蜜琳 张洪博 陈奎 赵梦瑶
近日,湖南钢铁集团涟钢“创新型薄规格高强韧耐磨钢开发与应用”项目在第四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上被评为“三创品牌”。该项目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显著的行业引领作用,在推动装备轻量化与国产化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创造了卓越的经济、社会效益。这一荣誉是对涟钢10余年来深耕高端耐磨材料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创新突破
从攻克难关到全球领跑
薄规格耐磨钢板是重大装备、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原材料。面对大型工程装备对更高强度、更薄规格、更优韧性耐磨钢的迫切需求,以及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涟钢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以颠覆性思维开启自主创新征程。经过多年攻关,其已成功研发国际首套最薄可处理2毫米辊压式淬火装备、最低150摄氏度高精度回火装备和高压水射流喷丸除鳞技术的高性能钢板生态除鳞技术装备,开发了系列功能型耐磨钢,建成全球最大的薄规格钢板热处理生产基地。
涟钢首创了“合金减量—组织亚结构超细化—多相组织复合—超硬粒子调控”生产工艺,通过减量化合金体系,实现吨钢成本降低上千元,耐磨性提升了20%~30%。该公司一方面专注工艺极限突破,依赖自主研发设备,可量产全球最薄(2毫米)、最高强度级别(NM650)耐磨钢,破解大宽厚比、低残余应力和高均匀性协同控制的世界性难题;另一方面优异强韧性匹配,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确保钢板兼具超高强度与优异韧性塑性,实现零下60摄氏度超低温冲击韧性及180度折弯性能,助力自卸车行业轻量化发展。
与此同时,该公司聚焦短流程革新,依据装备特点,开发了极限薄规格“在线多段冷却”短流程工艺,并开发出低成本、低屈强比的耐磨钢,广泛用于混凝土搅拌车制造领域。
创效应用
从“轻量化革命”到国产化替代
在实现了多方面创新突破的背景下,涟钢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与绿色效益。
首先,是“轻量化革命”。涟钢利用创新型薄规格耐磨钢的高强韧性,基于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优化设计,推动自卸车车厢颠覆传统“田字格”厚板车厢结构升级为“U形”薄规格耐磨板方案,实现安全系数提升20%,车厢减重超40%,制造成本降低25%,寿命延长了2倍~3倍,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其次,国产化替代。涟钢此次创新成果全面替代进口E级耐磨钢及4毫米~10毫米薄规格耐磨钢,NM550/600等尖端产品实现自主可控,产品反向出口欧美日韩高端市场,彰显“中国智造”硬实力。
最后,依托国际领先的120万吨级热处理生产线,涟钢持续完善产品谱系(覆盖2毫米~30毫米全规格、NM400~NM650),推动制定耐磨钢国家及企业标准;产品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开拓奖、“金杯特优产品”等称号。这都充分彰显了涟钢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改企业”的硬核实力。
“三创品牌”的获得,是对涟钢“创新、创效、创业”深度融合实践的最佳诠释。涟钢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践行“为用户创利,为员工造福,为股东增值,为社会履责”的企业使命,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卓越的产品服务,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钢铁力量。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2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