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要闻精选

方大特钢改制15周年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以创新引擎驱动企业全方位升级

2024-09-25 14:18:00

  近日,方大特钢自主研发的“一种双层电动锁料”“一种可以调节螺旋升角的弹性刀排”,以及“改进的龙门刨三向数控铣结构”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截至目前,方大特钢拥有国家专利总数达264项,是企业改制前的132倍。

  自2009年改制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方大特钢体制机制更灵活,管理、创效模式更贴合市场竞争需求。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足、优质发展,方大特钢强化以“研”提“质”,厚植企业发展动力,以创新引擎驱动企业从技术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升级。

  以“研”提“质”硕果累累

  在方大特钢厂区的一侧,有一栋幽静的三层小楼,里面是方大特钢技术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所在地。企业改制前,这里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技项目寥寥无几,在标准制定和专利方面成果匮乏。然而,改制的春风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依托方大集团的体制机制优势,方大特钢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用等模式,加速将研发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方大特钢积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坚持‘精’与‘特’的发展理念,实现变、图强。”方大特钢技术中心科协办公室主任石敏说,“作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我们团队近三年承担了5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涉及高强钢筋与弹簧扁钢等产品,取得了58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有6项是发明专利。”

  弹簧扁钢是方大特钢的主要拳头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钢板弹簧的制作。汽车钢板弹簧制造用的弹簧钢技术与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改进、功能完善和寿命,生产、使用高性能、高质量的弹簧钢已成为冶金与汽车行业的共识。为此,方大特钢提出制定专业化汽车用弹簧钢标准的建议,并获得标准制定权。2017年9月1日,由方大特钢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共同起草、编制的《汽车悬架系统用弹簧钢 第1部分:热轧扁钢》(GB/T 33164.1-2016)国家标准正式执行。

  创新与研发并驾齐驱。近年来,为进一步将弹簧扁钢打造成为极具特色的差异化特殊钢产品,方大特钢不断拓宽弹簧扁钢研发方向,将汽车板簧轻量化和空气悬架作为发力点,大力开展高应力少片簧用高性能弹簧扁钢,以及空气悬架导向臂用厚截面弹簧扁钢的研发工作。如今,企业高端客车用高强度级弹簧扁钢实现批量供货,性能指标国内领先;商用车单片簧用高强度级弹簧扁钢已推广试用。并且,成功开发旋耕刀具扁钢、工程机械扁钢、链条扁钢、货叉扁钢等非弹簧用扁钢,并实现批量供货。

  “我们以弹簧钢生产技术和新材料研究开发为方向,通过科研项目与众多院校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改制以来,已承担了4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项目,主持或参与制定15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石敏介绍道。

  由“智”提“质”精益求精

  在方大特钢智慧管控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钢铁全流程被量化为上千个数据参数,生产情况一目了然,为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这里是我们公司‘5G+智慧工厂’的‘智慧大脑’,‘5G+智慧工厂’依托5G网络,汇集了公司生产运营各方面的数据,我们所有的业务系统在这里面都可以进行操作,可以直接调整我们的生产计划,通过我们这边信息系统来一键下达。”方大特钢自动化部网络设计主管工程师付汉峰介绍说。

  近年来,随着江西省加速布局5G建设推动5G规模化应用,乘着政策东风,借力企业改制后推行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方大特钢与通信部门联合攻关探索5G网络的工艺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云计算、AI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建设“5G+智慧工厂”项目,实现各个流程节点之间的数据和信息交互,并对生产过程的综合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方大特钢将“5G+智慧工厂”与推进绿色发展相结合,搭建污染监测与管控智能场景,布置1千多个点位200多套探测仪表和微,实时采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数据信息,为环保治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增强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的数据集成和系统控制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排放全过程监测与治理建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方大特钢“污染监测与管控”和“数字孪生工厂建设”等智能制造场景,被工信部评为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研发创新、数字能等方面发力,为传统钢铁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谈及未来,方大特钢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范众维充满信心地说。(段文海)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