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付建辉)近日,由鞍钢集团攀钢研究院牵头开发的“涡轮盘用某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通过四川省金属学会权威评价,其锻棒碳化物控制技术被专家组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突破性成果将有力支撑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发展。
自2019年起,攀钢研究院集结精锐力量开展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高温合金关键制备技术攻关,先后突破超高纯净度与易烧损元素窄范围控制技术、真空自耗锭低冶金缺陷控制技术、锻棒组织性能精细调控成型技术等关键成套技术。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XX系列型号发动机及国产飞机发动机,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成为保障国防装备安全的“国之重器”。该项目累计获得11项发明专利,形成3项专有技术,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发表高水平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25篇。
“这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攀钢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制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23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