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4日,在2025年首钢无取向软磁材料用户技术研讨会上,首钢首发了2款高性能无取向电工钢。这2款产品是首钢分别面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推动高端无取向软磁材料迭代升级的代表性产品。
据了解,此次首发的无取向电工钢ESW8517凭借其7.9瓦/千克(400赫兹)的全球最低铁损,刷新了行业纪录,0.1毫米厚度的磁性能综合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款产品不仅在性能上实现了突破,还在强度与磁性能的平衡难题上取得了创新性进展,屈服强度达到490兆帕,使电机安全系数提升11%,同时在CLTC(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下可使电机能效提升0.72%。该产品的问世为高效电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注入了动力。
另一款首发产品是首钢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超高磁感无取向软磁材料20RSW175。该产品磁感应强度达到1.75特斯拉,相较常规产品扭矩提升1.6%,铁耗降低27%,能有效满足人形机器人用无框力矩电机对于高扭矩密度、高功率密度的发展需求,填补了国内超高磁感无取向软磁材料的空白。
此外,会议还发布了多项首钢智新最新技术成果:首创燕尾&逆向过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铁芯套机壳过程中铁损严重恶化的难题,有助于铁损改善提升,可显著提升电机性能。该技术还可与自黏结和退火技术叠加应用,可提升电机综合性能,为突破电机性能极限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同时,首创薄膜厚高黏结性自黏结涂层技术,实现同等膜厚下黏结强度提升50%,同等黏结强度下膜厚减薄30%,进一步提升快速自黏结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的适用性,将为超静音、高效率和极致稳定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全新的材料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首钢智新已构建起覆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特高压输配电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的百余款高端产品矩阵,共计14款产品实现全球首发。今年6月份,首钢智新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 (汤丰宁)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21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