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立新 邓伟雄)5月17日,由韶关市委宣传部牵头,湖南郴州市委宣传部、江西赣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行走红三角 奋进小康路”主题采访活动在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启动,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当天下午,参加本次主题采访活动的中、省、市媒体近30名记者来到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采访。

赣州、郴州与韶关三市地缘相近,同处粤湘赣交界,同为革命老区,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篇章、丰富的红色遗迹和精神财富,因此并称为“红三角”。为全面讲好革命老区发展故事,展现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三市共同策划开展“行走红三角 奋进小康路”主题采访活动。

“行走红三角 奋进小康路”主题采访记者17日走进韶钢智慧中心、717风度书房、特轧厂高三线,了解韶钢建厂历史、改革发展、转型升级、“厂区变园区”等情况。
在韶钢智慧中心一楼展厅,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铭刻光荣印记,诉说着韶钢的发展历程。韶钢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在毛主席的关心过问下建成,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的转型升级,成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智慧制造等领先全国钢铁同行。沿着铁梯登上智慧中心二楼,眼前豁然开朗,7个巨大的“智慧魔方”,惊艳震撼,现场实时生产状况尽收眼底。这座由停产废弃的老厂房闪亮变身的韶钢智慧中心,于2018年12月27日实现整体切换上线,首次在业界建立了贯穿铁、烧、焦的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预计2021年底铁区、钢区、轧区、能介的现场操作将全部集中到智慧中心。

记者们感叹这个藏在老厂房里的“智慧魔方”,实现了距离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的大规模集控和无边界协同,形成了智慧决策、高效集控、时尚工作的标杆,改变了钢铁的冰冷面孔,打造了“不一样钢铁”。
717风度书房是韶钢人阅读休闲的首选地。氤氲的书香、优雅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再配上一杯香浓的咖啡,令人一扫疲惫。记者们纷纷为钢企有如此独具特色、环境优雅的学习交流场所点赞。
高三线是韶钢战略转型的重点工程,于2020年7月建成投产,具备生产Ф5.5mm-50mm规格的盘卷能力,可满足客户对工业线材的不同需求,以冷镦钢、弹簧钢、齿轮钢、轴承钢等中高端工业用材生产为主。产线具备交货快、运输便捷、发挥长材集聚效应等优势。高三线大量采用当今国内外智慧制造先进技术,从加热炉到产品收集区,全线无一操作室,完全实现远程集控,正努力打造成行业智慧制造示范产线。记者们参观了高三线展厅,并深入现场一线采访,感受高三线规范有序的现场管理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
2021年韶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韶钢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把韶钢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标杆企业,致力于为全国同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记者们对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规划、推进情况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