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烽火岁月 红色记忆
——听抗日战士、方大集团萍安钢铁离休干部朱江老人讲故事

2021-05-25 10:33:00

  5月15日,方大钢铁集团在工运摇篮之地——萍乡安源举行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萍乡烈士陵园敬献花篮仪式上,受邀参加活动的一位老人格外令人瞩目。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抗日老战士、方大集团萍安钢铁离休干部朱江同志。
  默哀仪式中,已经93岁高龄的他坚持颤颤巍巍从轮椅上站立起来,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并郑重将活动旗帜授予方大集团董事、方大钢铁负责人,寓意着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这位老人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怀着敬仰之情,记者对其进行了探访,听抗日老战士朱江讲述曾经亲历的枪林弹雨、战火硝烟的难忘过往。
  来到朱江老人家中,他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橘色的灯光洒在老人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尽管已90多岁高龄,除了听力不太好外,朱江的思维还是相当清晰的,记忆力也很好。听说记者想了解他当年参加革命战争的经历,老人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一件件难忘的往事,就像一张生平大事表,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记忆里,时间、地点、场景表述都非常清楚,讲述时的语调也饱含深情,令人动容。
  “当年新四军从我们村庄经过,我就跟上部队去参军了。”少年朱江走进部队,就走进了革命的熔炉,从此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那是1943年,他刚15岁,还没有“三八”式步枪高。部队首长看他年龄小、个子矮,便安排他吹军号,后来成为看护员、卫生员、助理军医,职责主要是看护、抢救伤病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身为看护员、卫生员的朱江细心看护伤兵,为他们上药、喂饭等。由于粮食供给紧缺,平日里他和大家一起吃粗粮,将细粮让给伤兵吃。抗日战争胜利后,朱江又投身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并担任助理军医。无数次的战斗中,震耳欲聋的炸弹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不时响起,眼见一个个战友或负伤或阵亡倒下,身为军医,朱江冒着枪林弹雨,忙着抬担架抢救伤员,或将阵亡战士的遗体运回来。他累到手脚发抖,还是拼命在战地间往返。有一次,子弹就从耳边呼啸穿过,所幸没有伤到他。
  “当时一点都没感到害怕,只是想着要尽可能多地抢救伤员。”如今追忆战争片段,70多年前的画面恍如隔日,朱江记得非常清楚。虽然在战场上没有负伤,但震天的枪炮声还是给他的听力造成了一定影响,到现在,随着年龄增大,他双耳几近失聪,这是战争留给他的印记。“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已经非常幸运。活到现在,看到太平盛世,安享幸福生活,很知足,很高兴!”
  1958年7月,朱江从南京空军后勤部卫生所转业后,来到萍钢从事医师工作,直至1981年离休。卸下战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朱江在岗位上干得起劲。离休后,也没有闲着,身体好的时候受邀给学生、职工等讲述抗战故事,教育后辈不能忘记过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朱江卧室的柜子里,珍藏着四枚纪念章,分别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些纪念章是他峥嵘岁月的注脚。对这几枚纪念章,朱江最为珍惜,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这些纪念章不只是颁发给我个人的,更属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抚摸着纪念章,朱江喃喃说道。
  朱江如今享受着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在教育子女方面,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做人不能忘本,要感谢共产党。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我爸爸是身教重于言传,什么事都先为别人着想,是个挺善良的人。”他儿子这样评价。
  “爷爷一讲起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兴致就高涨,可以讲一两个小时。”孙女说。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朱江还是爱看报纸,看电视新闻,关心、了解国家大事,并喜欢收藏有关革命题材的旧报纸、书籍。对曾经工作过的企业,怀有深厚感情。从儿孙辈的口中,听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环境越来越好,员工工资高,福利好,朱江一个劲地说“好”。
  作为从萍钢离休的老革命,朱江享受了企业敬老补助金的福利政策,以及企业为离退休人员发放的年终红包,医疗费用则由萍安钢铁执行实报实销政策,重大节日还进行走访慰问。企业的关爱,给朱江的暮年增添了温暖。“我爷爷真赶上了好时代,国家富强,企业兴旺,老了还能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在萍安钢铁工作的孙女婿替爷爷感到高兴。
  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下来,90多岁高龄的老人给人的感觉安静而慈祥,更像一位邻家老爷爷。他不求名,不求利,只希望在太平盛世人们不能忘记烽火连天的岁月!

  身为后辈,我们可以给老人安慰的是,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忘却,虽然岁月流逝消磨了老人曾有的英姿,却磨灭不了纪念章上的荣光。他记忆深处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以及由此昭示出的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英勇精神,后人一定会用心倾听,并铭记在心!(彭云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