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温暖如你 漫漫爱心公益路

2023-04-10 16:28:00

  “爱心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爱心是火,点亮公益之;爱心是,照亮前行之路,爱心是路,引领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而我愿意做那块平凡的石头,尽我所能,以微薄之力为黑暗中的孩子们出希望的火花。”这是郝雅哲二十年公益历程的“初心”,也是她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

  80后的郝雅哲是张科技设备能源部仓储配送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善言辞的她,每每谈到她的公益助学经历,脸上总会洋溢起快乐的微笑……多年来,郝雅哲先后获得“2017年度优秀组长”“2017年度突出贡献奖”“助学达人”“最美统计员”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七年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郝雅哲(左二)带着女儿一块做公益

 

  一点微光 照亮希望之路

  “上大学时,就开始接触公益助学活动,每次和师哥师姐们一起去到贫困生的家中,看到孩子们因无力支付学费而面临辍学的难过,再看到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奖状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我总会觉得鼻子发酸。”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郝雅哲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希冀。孩子们追求理想、用学习改变命运的希望,以及即使面对生活的窘境也不曾服输的劲头深深地震撼着她,感动着她。

  “从那时起,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参加了工作,有了自主的经济能力,一定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面临失学的孩子们。”她盈盈笑语泪光闪烁。

  参加工作后,她如愿加入了四川大凉山“一点爱”公益组织,“一点爱”公益组织是一对一资助大凉山贫困学生、失学儿童的自发性公益组织。“每半年400元资助金,这个在城市中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数字,却足以支付贫困山区孩子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费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微光,足以点亮希望。微不足道的400元,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点燃希望的灯塔,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机会。她还定期为贫困儿童捐赠衣物、课外书籍、体育用品等物资,满足孩子生活需要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近十年来,她资助过的孩子们渐渐有了一技之长,或走出大山融入外面的世界,或反哺家乡成为民办教师,带领更多的孩子踏上希望之旅,她感到欣慰而骄傲。

  以爱之名 浇灌公益之花

  2016年郝雅哲又加入了“宣化爱心公益促进会”,以助学小组的形式开展公益助学活动。“宣化爱心公益促进会”是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爱心公益组织。助学小组除了给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以外,更多的是在精神上关心关爱有特殊经历的孩子们,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引和成长引领,让他们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刚输完液,就和组员一起赶往100多公里外的蔚县孩子家中,当我把助学金交到孩子奶奶手中时,老人眼含热泪,拉着我的手表示感谢时,我的眼泪也瞬间夺眶而出,他们的悲伤与苦难,我感同身受。他们需要陪伴、需要疏导,更需要爱,来给予他们力量。”言谈间她极力表现出坚强,可眼泪已经止不住的在眼眶中打转。

  2016年6月,她成立了自己的助学小组,最初小组只有10个人,筹集的资金也只够资助一个孩子。随着身边朋友、同事和更多人的加入,她的助学小组也逐渐发展成为53人的团队,成为“爱心公益促进会”最大的一个助学小组。

  资助的孩子里,与弟弟相依为命的女孩,雅哲格外关注。每次给她送助学金的时候都会和她聊很久。逢年过节,都会给她准备新衣服、新文具,邀请她来家里与家人一起过年,让她感受家庭的温暖。女孩也把雅哲当作亲人,每次考试没考好,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会打电话向雅诉说。雅哲也会耐心的开导她,鼓励她考入理想的大学,开启美丽人生。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问到雅哲,公益助学这一路来最大的感受时,她说更多的还是感动。给予别人爱的同时,不仅照亮了别人,更温暖了自己,那暖意在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相濡以沫 携手公益之路

  哲的丈夫王磊,也是一名普通的钢职工。生活中,他们是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公益事业上,他们是相互支持、携手同行的最佳拍档。

  人如其名,光明磊落、光辉万丈。善良、温暖的王磊同样热心公益事业,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公益行动,工作之余,他常常陪伴妻子去送助学金、看望资助的孩子。每当雅哲把资助的孩子接到家里过节时,憨厚的丈夫总是乐呵呵地准备好丰盛可口的饭菜和精心挑选的礼物。公益组织的同伴们都半开玩笑地称他是最称职的“公益家属”,应该颁发一个特殊的“家属勋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哲的女儿王一涵俨然一个“爱心小达人”。在与父母一起做公益的过程中,一颗努力奋进、自信乐观、豁达感恩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先后获得“爱心天使”“最美小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当你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就会收获一片阳光花园。在公益助学的道路上,雅哲一家不仅收获着感动与泪水,更收获了爱与希望。“我感恩所有的遇见,希望我的女儿像小太阳一样,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这是雅对女儿的希冀,也是对践行公益,传递慈心善行最好的诠释。(王霞)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