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前夕,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首席工程师聂绍昌出席全国庆“五一”表彰大会,获得一枚金灿灿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参加工作18年来,扎根一线锤炼“工匠芯”,攻坚克难打造“先锋队”,勇于创新点亮“智造梦”,被大伙誉为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智多星”。
扎根一线锤炼“工匠芯”
2005年聂绍昌刚到新钢时,单位非常看重这名985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想让他直接到生产技术室工作,他却主动请缨到生产一线倒班,跟工人师傅们一起干,一干就是7年,他先后干过配料工、看火工、主控工……几乎将所有一线岗位干了一个遍。
2011年,他在担任8#高炉异地大修烧结项目部负责人时,他以厂为家,“5+2”“白+黑”的模式持续了整整一年。多岗位基层历练给了聂绍昌充足的养分,更锤炼了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聂绍昌获得新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0年,他获得江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打造“先锋队”
2012年,他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聂绍昌领衔成立“聂绍昌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不同岗位和工种的职工组成一支攻坚团队,获得国家专利5项,相继完成技术创新10余项,个人荣获新余市“十大杰出青年”。
他带领团队,实现设备作业率和工序能耗两项指标居全国第一,《降低2×360m2烧结机煤气单耗》项目荣获全国QC成果一等奖。2017年,聂绍昌带领团队解决了被行业称为世界难题的生石灰消化除尘环保问题,他个人也在同年被评为江西省“青创先锋技能之星”。
2020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优化配矿模型,年创效约1.89亿元。这支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梦之队”,于2020年与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一同获评第三批100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勇于创新点亮“智造梦”
从读大学开始,聂绍昌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钢铁工业+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编程、数学模型、数据挖掘、专家系统……,聂绍昌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中逐浪前行,顺利通过国家C语言编程、网络技术和国家软考程序员等考试,学习了C、C++、VB、SQL、C#、Java、Python等7种语言。
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知识沉淀。聂绍昌在钢铁“智造”的道路上一路奔驰。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多个工业APP,为生产稳定、降本创效作出了积极贡献,《新钢360m2烧结机烧结过程控制专家系统优化与应用》对烧结水分、机速、料层实现智能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新钢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炼铁学术年会成果二等奖,年创效1951万元。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定位成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他决心不断探索技术新边界、触摸发展最前沿,为新钢集团“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作出新的贡献。(万新东 甘志鸿 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