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是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铁厂高炉炉内作业区8号高炉炉内班班长。他深耕炼铁领域15年,落实算账经营理念,通过深入开展课题攻关、创先创效等工作,共为企业创造近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拥有发明专利18项,先进操作法2项;主动担当作为,精心呵护8号高炉,连续6年获得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的“优胜炉”称号。他个人荣获中国宝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铜牛奖”“学技能知识标兵”,中南钢铁“技术能手”“十佳文明青年”,韶关市“技术能手”,中南股份“最佳员工”“技术能手”等称号,最近又荣获宝武“金牛奖”。
带领班员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围绕8号高炉的高产、安全总目标,杨君主动分析8号高炉从2009年开炉至今的几十万条数据,找到高炉在不同产量条件下的最优应对方案,在出现炉况波动时能及时、快速调整操业方向,使得8号高炉炉况恢复的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现在的1天,最快时只需要1个班就可以实现快速恢复。他总结高炉生产中的典型事故案例,累计撰写案例50余篇,其中高炉使用水熄焦的案例,已经形成固化为标准操作方法。他主动担当作为,当高炉出现突发事故,他都是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操作,避免事故扩大化;2022年6月中南股份发生水灾,高炉生产面临极大挑战,他淌水而过,连续操作24小时;2023 年钢铁行业进入“寒冬”,高炉开始使用经济炉料,他连续19天待在炉子上研究参数,为保障高炉稳定顺行打下坚实基础。他带领班组攻坚克难,8号高炉在2022年产铁301.3万吨,打破历史最好纪录,产量在全国同级别高炉中排名第三,焦比343Kg/t排名第二,燃料比499Kg/t排名第二;在2023年生产中,实现8号高炉前三季度增产 2.33%的历史新突破。
开展岗位创新促降本增效
杨君主持完成《8号炉炉体维护技术》、《降低8号高炉水渣系统结渣》等6项课题研究,实现9.8小时最快停炉、三天快速开炉的纪录,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3650万多万元,获中南股份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针对现场难点痛点问题,他领衔开展自主管理课题攻关32项,为企业直接降本470万元;攻关课题获中南股份科协三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东省质量协会优秀QC成果示范级(一等奖)1项、专业级(二等奖)1项,韶关市质量协会优秀QC成果示范级(一等奖)1项,中南股份公司级金奖2项、银奖1项;共申报专利20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18项,获得发明专利申请号10项,为企业直接降本550万元;拥有技术秘密2项,科技论文13篇;在2023年中南钢铁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输出2项成果,产生年化效益330万元。
参加技能竞赛获“四连冠”
杨君扎根一线苦练本领,成为综合能力突出的班长,勇夺公司炼铁工技能竞赛“四连冠”(2019-2022年),获2023年中南钢铁“技术能手”称号,获2023年韶关市冶金技能竞赛第一名(将被授予韶关市“技术能手”称号)。他坚持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努力为企业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高素质人才。在他的指导下,班组成员业务技能大幅提升,其中2人成为“韶关市技术能手”,2人成为中南股份“技术能手”,10人实现技能等级提升(含高级技师2人,技师7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杨君在15年的实践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努力练好本领,树立榜样带动班员,坚持算账经营理念,持续降本增效,加紧“冬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勇挑重担,助力宝武“老大变强大”。(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