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半到岗,启动电脑后在“数字宝武”微聊软件工具内,查看前一天夜班反映的生产问题或者设备故障报备信息,使用数字化软件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在软件工具内进行回复;若是遇到需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的“棘手事”,则是通过软件工具中的跨组织部门搜索到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语音或视频进行技术沟通。
这是重庆钢铁公司炼铁事业部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一线员工李莹的工作日常。作为公司的数字技术工程师,李莹于去年底在渝参赛“2024年度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并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这项赛事中一举夺冠。
初次参赛就能夺魁,李莹连称“运气好”。不过熟悉他的同事们清楚,这是李莹扎根岗位从业12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娴熟地操作多台数字设备,解决企业生产中多个“疑难杂症”所锻造出的过硬本领,才是他问鼎桂冠的关键。
李莹说,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这个岗位上,主要负责钢铁生产所涉及的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技术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用到一揽子数字化管理软件,包括企业内部数字管理客户端、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对生产现场的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
“比如,为解决车间检修计划汇总难这一‘痛点’,我会使用文档工具,对企业每天及每周的设备检修信息进行收集,实现跨车间的检修信息共享、录入和任务协同,并确保检修信息收集传递、通畅。”李莹表示,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以往要用3天才能做好的企业生产经营事务,现在用时1天就能完成,并且还能对实施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价,大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
李莹介绍,此次参赛前,赛事主办方还对他和其他参赛选手统一开展技术培训。通过这番培训及竞赛,让他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对于数字化技术人员的认可,让他对制造业企业推动智能化改造,实施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更有信心。
“在强化自身数字化技能的同时,继续向同事及同行推广数字技术,将是我接下来要做好的任务。”李莹说,比如当前重庆钢铁的数字化应用软件及平台使用率仍不到100%,不少数字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这需要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助力企业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
此外,他还将做好“传帮带”,为还没接触或是正在接触数字技术的同事们开展专题培训,让大家共同提高数字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