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城钢铁公司宽厚板厂生产一线
算账经营从不是抽象的口号
而是藏在日常操作里的细心观察
落在设备维护中的巧思妙想
三个发生在轧机生产一线的小故事
道出了“精打细算”结出效益果实的“秘密”
一句疑问算清“流程账”:冷床里的省电妙招
“班长,这DQ钢板温度才两百多度,为啥非得绕到3号冷床转一圈才下线?太费电了吧!”冷床操作员熊伟指着运转的设备,一句带着“嘀咕”的疑问,让班长立刻警觉起来。
顺着钢板的运输路径一算,班长拍板道:“改!从1号冷床直接下线,2号、3号冷床和中间辊道都能歇着,电费可不就省下来了!”指令一出,调度室当即协调好天车,矫直岗位提前调优板形,第一块钢板稳稳从1号冷床吊运至指定区域。
班长还不忘给精整区域打电话:“3号冷床空着呐,赶紧处理钢板返现和小故障,别让设备闲着!”
这一改效果惊人:冷床效率提升50%,2号、3号冷床少运转节省大量电费,钢板运输距离缩短60%,辊道盖板故障率直线下降。就凭这“多问一句”的细心,每年能省下22.9万元!
一洗再用算活“备件账”:旧滤芯的“二次上岗”
轧机点检员张为盯着更换记录单犯愁:每月换辊就得换2个油膜润滑滤芯,一年备件费得上万元,频繁拆换还耗人力。他拿起旧滤芯翻来覆去地看——表面虽糊着油泥铁屑,滤材却完好无损。
“洗洗说不定还能用!”张为立刻动手试验:拆解滤芯、专用清洗剂浸泡、高压水枪冲洗,晾干后重新装回设备。一个月观察下来,清洗后的滤芯压力稳定、清洁度达标,和新滤芯没差!就这“洗洗再用”的小妙招,每月少换2个滤芯,一年直接省下7万元备件费,旧滤芯在他手里重新“上岗”,盘活了资源更算出了效益。
一番改造算赢“效率账”:老设备的“焕新升级”
加热炉区域的变频控制设备已运转15年,因原厂家停产导致备件难寻,故障恢复要4小时以上,成了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不能让老设备拖后腿!”电气团队决定实施变频设备升级改造。
工程师们自己动手更新PLC组态、编写远程控制程序,给操作画面新增状态显示界面。改造完成那天,操作工小李轻点鼠标就完成了以往要到现场进行的停送电操作,兴奋地说,“以前爬高上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自主攻关省下调试费,故障恢复时间缩至1小时内,曾经的“老伙计”变成了高效运转的“新动力”。(张旭辉、陈亮、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