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钢市分析

下跌逻辑逐步进入验证阶段

钢市淡季需求或决定下一步走势

2019-10-29 09:06:00

  汤冰华

  国庆节后两周,螺纹钢价格经历一轮快速下跌,期货螺纹钢价格跌幅超5%,但从此轮下跌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金融意识较强的地区现货跌幅较大,与盘面高度相关,如杭州、上海;而与终端需求联系紧密的地区现货相对平稳,如广州、北京,跌幅均在1%以内。因此,钢市更多交易的是淡季需求下滑的逻辑,在需求走弱预期不能证伪的情况下,提前为冬储定价,从而跳过了需求旺季。

  产量持稳 需求仍具韧性

  最近两周的微观数据,对螺纹钢市场并未构成明显利好,而最新一期的数据实质上偏空,产量环比小幅回落,同比仍增加1.5%。但也应看到,与8月份利润收缩后产量快速回落不同,国庆节后螺纹钢产量对利润的反应有所钝化。当前钢厂对淡季需求下滑的预期加强,因此希望利用时日不多的旺季增加出货,获取利润。废钢价格在持续下跌两周后,随着近一周钢厂到货减少,开始有止跌迹象,电炉开工率由增转降,因此在电炉利润依然偏低的情况下,预计螺纹钢产量增加空间有限。需求已出现乏力表现,3月~8月份螺纹钢消费同比增幅为13%,但进入10月份后,增幅明显收窄,且在近3周中有两周同比下降,这是在今年从未出现过的。因此,需求从绝对量看依然较好,但从同比增量看增长乏力。结合9月份房地产新开工数据,10月份新开工增速或再度放缓,建筑钢材需求强度同比回落的拐点或已接近。

  库存继续下降 库存分化加剧

  螺纹钢库存尚能维持相对较快的降速,但钢厂、社会库存存分化的情况加剧。上周,螺纹钢社会库存继续下降,钢厂库存则由降转增,表明市场预期较差,贸易商加速去库存,导致钢厂开始被动增加库存。当前,螺纹钢总库存同比增17.7%,社会库存、钢厂库存增幅分别为6%和43%,库存压力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若进入11月份后,需求未有超季节性表现,则在产量维持在350万吨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数据季节性调整需求,至11月底螺纹钢总库存预计为542万吨,同比增7.8%。因此,螺纹钢后期库存压力缓解的关键,需要看淡季需求能否超预期,而需求若相对较好,则可能引发已显著减少的社会库存出现主动补库行为。

  进口问题引发关注 更需重视炉料情况

  从当前国内外市场部分钢材报价看,经过3年的偏强运行后,国内钢价已处于全球较高水平。单纯从钢材进口量上看,很难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但出口竞争力的回落,可能会加剧国内市场供应偏宽松的问题,毕竟相比2015年1.1亿吨的钢材出口,2018年钢材出口已不足7000万吨,今年仍在下降。另外,相比成品钢材进口,炉料的情况更值得关注。7月~8月份钢坯进口同比大增,1月~8月份,进口已增加22%。由方坯进口大增可以上推至铁矿石及焦煤,澳大利亚焦煤海外价格大跌体现了国外供需错配问题,铁矿石受到矿难及投资周期支撑,相对强势,但焦煤和铁矿石仍是当前黑色系中利润最高的品种,巴西发至中国的铁矿石占其总外销量的比例已由60%增至70%。因此,其炉料成本的支撑强度更为关键。全球需求下滑,或导致炉料过剩情况或更为突出,从而导致利润挤压,价格下跌,使黑色商品价格出现螺旋式下跌。

  宏观数据仍能提供偏强预期

  宏观仍能看到企稳的迹象,在社会融资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后,9月份房地产新开工同比增速回升,表明地产端韧性依然较强,特别是购置土地面积今年初以来首次同比转正,对后期新开工或产生阶段性支撑。这也符合房地产虽开始进入下行周期,但斜率仍在可控范围内。基建投资继续温和回升,融资回暖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逆周期调控的增强,仍能支撑基建好转,部分对冲房地产用钢需求下滑的影响。制造业情况并不乐观,增速继续下降,企业信心较弱,出口疲软,均制约制造业回升结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可以看到建筑业和制造业用钢需求继续分化。近期将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会出台新的利多政策,改善市场当前悲观预期,值得关注。

  综合来看,当前螺纹钢需求和产量均没有给出很强的向上驱动力,需求符合旺季表现,但也不能证伪淡季需求下滑预期,电炉钢盈利未见好转,产量上升概率较小,但即使维持在当前产量,若淡季需求下滑,库存压力也很难缓解。特别是钢厂库存方面,由于明年春节提前,时间上对多头较为不利。国庆节后,空头在旺季提前打压螺纹钢价格,依靠的就是交易淡季需求下滑的逻辑,而截至目前都无法从数据上证伪此逻辑。因此,短时间钢材价格可能还会维持震荡偏弱走势,市场需要去验证淡季需求,以此决定下一步走势。但是,即使后期出现冬储前补库行情,预计钢材价格反弹幅度也相对有限。

  《中国冶金报》(2019年10月29日 06版六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