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林海
“4月份以来,国内钢材价格震荡下跌,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价格均下跌,中厚板价格小幅上涨。原燃料方面,铁矿石、废钢价格下跌。短期内,国内钢材市场走势将进一步分化,供需两端基本平衡。”日前,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一场业内活动中表示,“可以确定的是,受美国高关税政策影响较小的钢材品种价格近期有望适度反弹。”
汪建华分析道,4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势整体以跌为主,4月中上旬虽有反弹,但只是昙花一现。他认为,钢材价格要真正实现反弹,必须从政策面及其影响来分析。
一方面,钢铁行业控产政策出台后将阶段性利好钢材价格。3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提出今年将“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在汪建华看来,钢铁行业控产政策应尽早出台并实施,有利于给钢铁企业留足操作空间,也有利于市场稳定运行,还有利于钢铁企业在美国高关税政策压力下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今年,钢铁行业控产政策将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难以改变需求,只能结合需求调节供给。”汪建华预计,从总量来看,今年我国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规模或缩减3000万吨~4000万吨,国内需求或缩减500万吨~1000万吨,预计今年控产总量在5000万吨左右。
据统计,今年第1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70余万吨。上海钢联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铁水日均产量同比增长15万吨。据此估算,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将增长450万吨左右,今年前4个月同比将增长650万吨左右。“按照今年控产5000万吨来测算,接下来的5月—12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将下降5650万吨左右,月均减产700余万吨,减产压力较大。”汪建华坦言,当前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尚未出台明确的控产计划,这也加大了后期控产的难度。
“从需求端来看,一般大型企业在4月份就开始接5月份的订单了。据了解,目前,一些领域的需求出现回落,但整体没有大幅回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高关税政策对部分国家有90天的豁免期,激发了一部分抢出口需求加速释放。”汪建华表示,短期内需求情况如何仍有待观察,预计5月份需求规模缩减300万吨。
另一方面,对冲外部压力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将利好钢材价格。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提“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汪建华表示,“斗争”两个字意味着市场各方要为“斗争”做好准备。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会议还提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汪建华认为,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出的信号来看,预计宏观利好政策加速出台,有望适度修复市场悲观情绪,为钢材价格上涨提供一定支撑。
“实际上,当前国内钢材价格估值较低的主要原因,一个是美国高关税政策带来的悲观预期短期内挥之不去,再一个是有些钢铁企业一有利润就扩大生产,打破了市场供需平衡。”汪建华分析认为,短期内,国内钢材市场面对可能接踵而来的缓解外部压力的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市场悲观情绪将迎来适度修复,钢材价格有望阶段性震荡反弹,品种走势或进一步分化。从原燃料来看,原燃料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改变。尤其是当前铁矿石价格估值较高,后期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汪建华建议,钢铁企业要加强自律,坚定践行“三定三不要”(以销定产,不要把产品变成库存;以效定产,不要产生经营性亏损;以现定销,不要把现金变成应收账款)经营原则,积极控产,同时针对不同品种调整生产结构。钢贸商要积极参与基本面好的品种交易。终端用户要灵活采购,坚持现货、期货相结合的操作策略。
《中国冶金报》(2025年05月15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