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林海
“大家都说10月份是‘银十’,但究竟能否达到旺季成色还不确定,一方面要看当前供给偏高态势能否缓解,另一方面要看钢材库存能否由增转降。”10月17日,兰格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力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对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势做出预测。
马力表示,从当前各省份控产政策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控产政策短期内对供给产生的实际影响有限。他认为,影响后期供给的主要因素是行业盈利情况。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利润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837亿元,同比由亏转盈。
“然而,最近几个月行业整理盈利情况不乐观。7月份,由于成材价格明显反弹,行业盈利水平来到今年初以来最好的一个时段,吨钢利润普遍在200元~300元。其后,随着原燃料价格反弹叠加成材价格下降,钢铁企业利润再次被蚕食。到9月末、10月初,大部分钢铁企业基本在盈亏平衡线附近。虽然这样的盈利水平不足以刺激钢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但也没有到可以倒逼钢铁企业主动减产的程度。”马力分析道。
“况且,当前钢产量仍处于偏高状态。”他解释道,原因要从钢材库存来分析。从6月份开始,全国建筑钢材社会库存持续增长,到9月份仍在增长,这在往年是十分罕见的,这说明今年初以来的市场供需矛盾确实是近几年较大的。国庆节前,在终端补库需求的带动下,建筑钢材社会库存出现了较短的下降态势。但在此前3个月,建筑钢材社会库存累计增加200万吨左右。且国庆节假期后,建筑钢材社会库存再次出现明显增长。从钢厂库存来看,截至10月9日,钢厂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20%。
“今年6月份前,基本每个月统计的钢材社会库存+钢厂库存总量都低于去年同期,但从6月份开始,建筑钢材库存持续增加。到9月份,建筑钢材库存走势已经从同比下降变为同比增长。叠加国庆节假期库存持续增长,导致当前钢材库存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为市场平稳运行埋下了隐患。”马力认为,当前钢材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短期内不容易改善,这将带动成材价格整体走弱,后期可能会小幅下跌。
他认为,影响后市走势的关键还在于原料端和宏观政策情况。
从原料端来看,从7月份开始,煤焦等原燃料价格在“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以及安全检查增多等的影响下,出现阶段性反弹,对成材价格上涨产生了推动作用。他建议,市场参与者要密切关注原燃料价格变动情况,以及是否会对成材价格形成利好影响。
从政策端来看,10月下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京召开。会议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活动,这场会议对10月下旬乃至后期钢材市场走势将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参与者要及时关注会议信息,尤其是会上传递出的一些重磅利好信息。
“结合当前市场基本面来看,10月份钢材市场走势整体将偏弱运行,预计10月份钢材价格重心较9月份下移100元/吨。”马力表示。
《中国冶金报》(2025年10月21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