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行业研究

高波动行情下的铁矿石期货交易新思路

2020-04-02 09:43:00

  虽然同为铁矿石期货合约,港交所的铁矿石期货和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价格、走势却并不一致,这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机遇。那这样的价格差异又是从何而来呢?

 

  铁矿石价格维持高位

 

  近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国际金融市场“一片狼藉”,各类资产纷纷下跌,其中大宗商品的价格也经历了宽幅振荡。有色金属、钢材、贵金属等品种涨跌变化较大,在沙特发动原油价格战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更是跌破30美元/桶。然而在哀鸿遍野的大宗商品市场当中,曾经和原油价格有高度正相关性的铁矿石价格却依然坚挺。

  原油和铁矿石是全球两种重要的大宗商品,它们的价格走势本应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然而随着3月以来中国钢厂开工率和高炉运行率逐渐恢复,又赶上澳大利亚受到飓风影响,殃及了必和必拓、力拓的发运;巴西淡水河谷也遭遇了暴雨,调低一季度铁矿石的发运量,这最终导致铁矿石价格维持高位。

  我们知道,铁矿石价格与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宏观表征意义和较高的资产配置价值。近期铁矿石在整个大宗商品领域“一枝独秀”的情况自然引得多方的关注,那么怎样在市场环境中抓住并利用好这样特殊的时机呢?

 

  参与铁矿石市场的新思路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要参与到铁矿石的现货市场中非常困难,其运营成本高且流动性不佳,显然更为高效的方式是通过股票、ETF以及铁矿石的衍生品来参与到这波行情中。境内的投资者都非常熟悉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品种,该品种自2013年10月在大商所上市交易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铁矿石交易品种。

  目前,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已为境内投资者所熟知,而放眼整个资本市场,还有一些便利的工具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自己的策略。

 

  铁矿石期货指数ETF

 

  3月23日,山证国际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指数ETF开始在香港公开募集,并于近日在港交所上市了。山证铁矿石ETF是全球第一只以铁矿石期货为底层资产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也是港交所首只挂钩内地商品期货国际化产品的交易所买卖基金。该产品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指数为基准,通过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计划跟踪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指数,而且没有QFII额度限制。铁矿石期货指数ETF有着灵活高效、价格透明、成本清晰的特点,相信会成为机构以及零售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优质工具,成为境内外投资者参与铁矿石市场的便捷渠道。

 

  现金结算的TSICFR中国铁矿石62%铁粉期货

 

  港交所的铁矿石期货自2017年11月上市以来,现在是离岸市场上电子盘报价最为活跃的铁矿石期货。

  与大商所实物交割的期货品种不同的是,港交所的铁矿石期货采用现金结算的形式,从产品设计上来说,现金结算的港交所铁矿石期货更为便捷,流程更加简单清晰,能有效降低操作的风险,也杜绝了在现货交割上的逼仓行为。

  与此同时,相比于在场外市场交易的掉期等品种,港交所电子交易平台均可实现电子自动撮合,使得价格透明度更高、更为规范,并大幅度减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及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进行对冲或投机交易。更重要的是,由香港期货结算所有限公司作为每宗交易的中央对手,可减轻交易的对手风险,省去了在场外市场操作有“对手方跑路”的担忧。

 

  如何有效运用港交所铁矿石期货

 

  虽然同为铁矿石期货合约,港交所的铁矿石期货和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价格、走势却并不一致,这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机遇。那这样的价格差异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合约规格上面我们就可以发现,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是基于指定交割仓库符合交割标准的铁矿石的完税价,是一个人民币的价格。而港交所的铁矿石期货则是基于TSIIronOreFE62%Fe,CFRTianjinIndex(TSI-62%Index)指数的月均价,以美元计价。

  通过合约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铁矿石期货的主要差别因素:美元价格VS人民币价格、CFR指数价格VS仓库完税价格、标的铁矿石的品质差异(微小)。

  汇率之外的差别因素我们认为在长期来看应该是一个稳定的均值,那么在剔除了汇率变动的情况下,两个铁矿石的期货合约表现又如何呢?调整汇率后以美元计价的两张期货合约进行比较,以2005合约为例,在3月16日,两张合约的价差为6.84美元,而从历史平均来看,两个合约的平均价差在3.97美元,足足偏离了2.87美元之多。

  比较之前已经到期的一月合约,港交所和大商所的铁矿石合约的价差虽然也经历了一系列波动,但最终还是回复到其均值水平。

  可见剔除了汇率波动之后,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两个合约的价差应该是存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投资者不妨关注任何价差大幅偏离长期均值的行情,检验这样的行情是否蕴含着均值复归的潜在投资机会。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