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行业研究

4月份钢铁PMI显示

行业继续回升 供大于求短期难缓解

2020-05-19 08:49:00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来看,4月份钢铁PMI为45.9%,较3月份上升3.7个百分点。分项指数显示,4月份,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钢厂生产活动明显增加,原材料供给保障增强。钢厂和社会的产成品库存有所下降。钢材价格弱势盘整,原材料价格也小幅下降。预计第二季度需求会继续好转,但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钢厂生产难以增长,钢厂效益也不容乐观。
  4月份钢铁行业整体保持回升态势
  市场需求有所回升,整体仍相对不足。
  4月份,各地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工作,建筑业和制造业复工率都有所提高,钢材需求在3月份的基础上继续回升,但回升幅度相对较小,且当前需求水平低于历年同期。新订单指数为39.9%,较3月份上升1.4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重点项目和基建投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钢材市场需求整体仍相对不足。与此同时,由于国外疫情暴发,外部需求明显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7.8%,连续2个月低于30%。
  据了解,当前国内多数企业已全面复工,疫情对下游的影响继续减弱,需求有所回升。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当前需求表现区域性差异较大,华北、华东等地偏强,华南等地并不理想。从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4月份,终端日均采购量环比继续上升,但增速明显放缓。
  钢厂生产活动明显增加,原材料供应保障增强。
  钢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较好,截止到4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191家企业中,在产企业178家,复工率为93.2%。钢铁产能加快释放,生产活动明显增加。4月份,生产指数为53.4%,较3月份上升14.1个百分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平均日产粗钢为194.58万吨,环比增长6.51%。
  随着生产活动增加,原材料需求上升,消耗速度加快。4月份,国际矿商供货相对稳定,企业原材料采购量上升。原材料物流运行也明显加快,有利于钢企加快组织生产。采购量指数为48.8%,较3月份上升7.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38.3%,较3月份下降6.6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2.7%,较3月份上升5.9个百分点。
  钢厂和社会产成品库存均有下降。
  前期钢厂产成品库存增加至历史高位,4月份,由于市场需求继续回升,钢厂出货有所加快,库存较3月份明显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为38.8%,较3月份下降2.8个百分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截止到4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742.03万吨,比3月底减少64.63万吨。但当前的钢厂库存压力仍不乐观,4月中旬末库存量比年初增加788.78万吨,增幅为82.75%。
  社会库存也有所下降。4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1717万吨,比上一旬减少86万吨,下降4.8%。分品种来看,螺纹钢库存为891万吨,减少61万吨;线材库存为319万吨,减少20万吨;热轧卷板库存为252万吨,增加0.4万吨;冷轧卷板库存为154万吨,减少1万吨;中厚板库存为102万吨,减少4万吨。值得关注的是,临近4月末,去库速度逐渐减缓,下游需求存在衰减隐忧。
  受供应量高位运行影响,钢材价格弱势盘整。
  4月份,市场需求回升利好钢材价格,但在钢材供应量持续高位的压力下,4月份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弱势盘整格局。4月初,多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下降,但钢材受需求回升带动,价格整体趋升。相关数据显示,4月2日的上海螺纹钢指数为3441元/吨,此后呈现震荡上升态势,4月18日达到春节以来最高点,为3562元/吨。4月下旬,由于供需结构性矛盾拉大,钢价小幅回落,4月26日的上海螺纹钢指数为3518元/吨。
  原材料价格小幅下降。
  4月份,原材料市场整体偏弱运行,价格小幅下降,其中进口铁矿石价格小幅震荡,整体相对稳定。价格指数为40.6%,较3月份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截至4月27日,河北地区普碳方坯价格为3090元/吨,较3月末下降2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2330元/吨,较3月末下降140元/吨;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为1540元/吨,较3月末下降50元/吨;辽宁地区65%~66%品味酸性干基铁精粉价格为630元/吨,较3月末下降30元/吨。
  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
  据央行数据,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5万亿元,同比多增1.16万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19万亿元。3月末M2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2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M1比上年增长5%,增速分别比2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0.8%。第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33亿元。从信贷数据来看,3月份资金相对宽松,对整体复工复产支持力度加大。当然,3月份资金投放力度加大,与疫情影响关系较大,且实际投入到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份额相对有限。
  目前来看,国内资金继续保持宽松的概率较大,短期将对下游需求提供良好的支撑。
  第二季度钢铁行业产需展望
  第二季度钢材需求预计继续好转。
  第二季度,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以及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预计钢材需求会继续有所好转,高于第一季度水平。基建方面,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传统基建建设,以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都将有所加快,对钢材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但房地产市场对钢材需求的支撑作用或有所减弱。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7.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比同比下降22.6%,土地成交价款下降18.1%。从市场反映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缓慢复苏,但开工情况一般。而制造业投资情况尚不乐观。第一季度建筑钢材需求主力更多还是以基建类项目为主。从结构上看,螺纹钢等建筑材市场将好于板带材等制造用材市场。
  钢材供大于求短期难以缓解,钢厂生产难有增长。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4月中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约为 260.88 万吨,较3月份增长 2.4%。而4月中旬末时,钢厂库存高达1742万吨,社会库存也处于高位。虽然目前国内钢材需求有所回升,但市场需求尚未回归至正常水平,再加上国外疫情暴发增加了我国钢材出口难度,短期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格局难以缓解。预计第二季度钢铁生产难有增长动力,产量较第一季度或难有明显上升,较去年同期可能下降。
  成本或将继续上升,钢企效益不容乐观。
  近一段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快蔓延,国际矿商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加上多个铁矿石主要生产国对港口、运输等进行了限制,进口铁矿石价格或将趋升。而煤炭、焦炭等原料燃料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废钢价格也难有明显下降,企业成本压力持续较大。在钢价弱势盘整的情况下,预计第二季度钢厂效益不乐观,同比可能出现明显下降。
  综合来看,4月份,各地全面复工复产工作加快推进,钢材需求在3月份的基础上继续回升,钢厂生产明显上升,钢材库存趋于下降。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问题仍难缓解,企业降本增效压力较大。预计5月份,需求整体继续回升,南方部分地区在雨季来临后,建筑钢材需求可能有所下降,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持续的情况下,钢厂生产或将稳中有增,但增长空间或有限。

  《中国冶金报》(2020年05月19日 06版六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