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连续10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继续稳步恢复。
与此同时,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5.7%和55.1%,虽低于上月0.7和0.6个百分点,但均继续位于年内较高运行水平,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从上述三大指数的总体走势来看,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势头继续巩固。
“12月PMI指数小幅下降,但持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恢复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供需两端延续稳定修复态势,且复苏的协同性进一步增强。12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2%和53.6%,虽较上月回落0.5和0.3个百分点,但均为年内次高点,且两者差值从上月的0.8个百分点继续缩小至本月的0.6个百分点,目前已远低于6月的2.5个百分点。
“这表明制造业保持较好增势,产需关系更趋平衡。”赵庆河认为。
分行业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月,分别有18个和17个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依然扮演制造业复苏的“领头羊”角色,其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9.3%、58.2%和52.6%,高于制造业总体5.1、4.6、3.0个百分点。
“这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产需两旺,用工需求持续增长,对制造业总体复苏的带动较为显著。”赵庆河表示。
“12月份,由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零星病例多有发生,加上季节性回调,给消费品行业带来一定影响,但市场需求整体平稳上升趋势不改,为经济复苏继续注入动力。”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说,本月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3.3个百分点,而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仅下降0.3个百分点,仍保持在53.6%的年内次高水平。
从外部需求来看,12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3%和50.4%,虽低于上月0.2和0.5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已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
“虽然国外疫情较为严峻,但在需求继续回升和生产持续受限的影响下,我国进口稳定增长。”文韬说。
从企业层面来看,文韬介绍,12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至38.2%,为年内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张立群提醒,尽管需求恢复态势未改,但也应该意识到,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目前仍有超过38%的企业将需求不足作为突出困难,必须在扩大内需相关政策落实上继续加大力度。
此外,专家认为,小企业的复苏状况并不稳固,小企业经营修复面临的困难仍需在后续加以纾解。
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均为52.7%,继续运行在52.0%及以上的景气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8.8%,低于上月1.3个百分点,降至荣枯线以下。
从全年来看,文韬介绍,二、三、四季度,小型企业PMI均值分别为50.2%、48.8%和49.4%,年内仅有5个月的小型企业PMI高于50%。
单就12月的情况而言,赵庆河认为,原材料、物流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挤压盈利空间,是小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原材料成本增加对小企业的影响尤为突出。12月,小型企业反应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例较上月高5.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8.0%和58.9%,高于上月5.4和2.4个百分点,均为全年高点。
“12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也较上月上升5.8个百分点至49.4%。原材料价格持续过快上升,长期来看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文韬说。
张立群认为,原材料价格明显提高,表明能源、重化工等基础性或上游产业生产供给能力需要尽快加强;要合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各自职能,着力使经济全面恢复过程中的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保持传导顺畅、跟进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