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
2022年11月份,我国进口钢材75.2万吨,环比减少2.0万吨,同比减少67.2万吨;进口平均单价为1739.4美元/吨,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24.1%。我国出口钢材559.0万吨,环比增加40.6万吨,两连升,同比增加122.9万吨;出口平均单价为1315.4美元/吨,环比上涨0.7%,同比下跌23.9%。我国钢材进出口价差为424美元/吨,连续2个月处于400美元/吨以上,较2022年7月—8月份扩大300美元/吨左右,为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的大幅下滑,2022年11月份出口均价较2022年7月份大幅下跌18.1%,而同期进口均价相对平稳。
2022年1月—11月份,我国进口钢材986.7万吨,同比减少25.6%;进口平均单价为1610.2美元/吨,同比上涨24.4%;进口钢坯620.7万吨,同比下降50.5%。出口钢材6194.8万吨,同比增加0.4%;出口平均单价为1441.0美元/吨,同比上涨21.9%;出口钢坯96.0万吨,同比增加95.5万吨;粗钢净出口4860.8万吨,同比增长28.2%。
我国钢材出口量环比两连升
2022年11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环比两连升,其中板材、线材产品出口增长较为明显,对韩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出口量环比继续增长。
板材出口量环比增长8.2%
2022年11月份,我国板材出口量为330.1万吨,环比增长8.2%,占出口总量的59.0%,其中冷轧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出口量分别为42.8万吨、82.1万吨、61.9万吨,环比分别增长42.8%、9.5%、8.9%。特钢、不锈钢出口量分别为95.2万吨、40.1万吨,环比分别增长2.1%、35.5%,环比两连升。价格方面,出口量激增的品种多伴随着出口均价的大幅下跌,其中钢筋出口均价大幅下跌19.7%至708美元/吨,出口量增长1.2倍至11.3万吨,创2008年10月份以来最高纪录;特厚板出口均价下跌11.7%至857美元/吨,出口量增长71.9%至6.3万吨。
向东盟出口钢材量环比实现两连升
2022年11月份,我国向东盟出口钢材162.7万吨,环比增长7.6%,实现两连升,占出口总量的29.1%,其中向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出口分别增长17.7%、17.1%、15.1%和15.0%;向韩国出口量环比增长25.1%至67.1万吨,连续2个月回升。
初级钢铁产品出口量保持较低水平
2022年11月份,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包括钢坯、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6.8万吨,保持较低水平,其中出口钢坯3.8万吨。
我国钢材进口量环比回落
2022年11月份,我国钢材进口量环比回落,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但部分高端产品进口量价齐升。
进口板材量环比下降2.6%
2022年11月份,我国进口板材64.8万吨,环比下降2.6%,占比为86.2%。其中进口冷轧卷板24.6万吨,环比下降11.0%;热轧卷板进口量环比增长11.9%至12.3万吨;电工钢板进口量环比增长76.1%。另外,特钢、不锈钢进口量分别为42.4万吨、29.2万吨,环比分别下降5.9%、6.2%。价格方面,进口均价居前的无缝钢管、热/冷轧窄钢带、焊接钢管进口数量、价格齐升,其中无缝钢管进口均价上涨19.9%至8158.6美元/吨。
自日韩合计进口钢材环比下降
2022年11月份,我国自日韩合计进口钢材46.8万吨,环比下降2.6%,占比达到63.9%。其中,自日本进口25.4万吨,环比增长4.1%;自韩国进口21.4万吨,环比下降9.4%。
初级钢铁产品进口量环比大幅下降
2022年11月份,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包括钢坯、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27.3万吨,环比大幅下降64.8%。其中,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量环比增加23.1%;海外进口资源与中国内贸价差收窄,钢坯进口量环比大幅下降69.9%至16.3万吨,达到2019年7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国内市场预期向好、钢价持续上涨
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海外需求前景依然悲观,欧洲及东南亚大型钢铁企业继续削减产量,2022年11月份全球除中国外粗钢产量为6460万吨,降至2022年1月—11月份的最低水平,同比降幅扩大至12.7%。国内市场方面,2022年10月—11月份我国钢材进出口价差快速大幅扩大,出口价格优势显现,出口量有所回升。不过自2022年12月份以来,随着国内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国内市场预期向好、钢价持续上涨,钢企看好国内市场。同时,由于内贸钢价的上涨及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中国出口报价走高,价格优势有所减弱,短期钢材出口将承压。

《中国冶金报》(2023年01月18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