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安全环保

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

2022-12-20 14:45:00

  导语:2022年12月1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行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主持,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总体情况;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李志军、大气处处长王文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王佳、大气处副处长侯冬利,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晓云出席发布会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召开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明确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多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绘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今天我们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齐聚线上,向大家通报这些年来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首先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嘉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李志军、大气处处长王文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王佳、大气处副处长侯冬利,我们还邀请了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晓云。我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
  首先,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总体情况。
  梁文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按照发布会安排,下面由我代表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介绍近年来,特别是2022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工作情况。
  第一方面,我想主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的主要协同成效,三地凝聚1+1+1>3的协同合力,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成为提升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的体现。
  空气质量方面,继2021年三地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迈入“30+”阶段;2022年以来,三地PM2.5平均浓度继续同比下降,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达到60%以上;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质量方面,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生态质量方面,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北京密云水库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第二方面,我想主要介绍一下三地协同的重点举措,区域协同不断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健全协同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效显著。进入“十四五”时期,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在巩固现有良好协同机制基础上,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成立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签署了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向纵深发展。按照工作量化细化、重点同步发力的原则,三地又联合制定实施了2022年工作要点,扎实推动框架协议落实。其中,北京市积极推动五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向绿色低碳领域拓展,天津市着力推动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北省努力推动11个设区市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
  一、大气联防联控,蓝天白云成常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地大气污染防治按下“加速键”。十年来三地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16.3万余家、三地农村及城镇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改造近1580万户,北京市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天津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22年,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三地连续第六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共同提升重污染应急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年,区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北京市完成山区2.1万户居民煤改电、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基本清零,天津市平原地区实现散煤基本清零、完成41台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改造或关停,河北省承德、秦皇岛完成10.98万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区域结出硕果,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助力北京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冬奥蓝”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
  二、强化流域共治,共护一湾碧水长清。京津冀区域同属海河流域水系,互为上下游、左右岸,三地坚持流域共治,携手保上游好水、送下游清水。北京市率先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天津市、河北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2022年,三地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京冀两地政府签订新一轮密云水库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津冀两地政府即将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第三期)。2022年1-11月,密云水库(北京)、于桥水库(天津)、潘家口水库(河北)、大黑汀水库(河北)水质稳定达到水源地水质要求。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天津市完成68个入海排污口整治,河北省46条入海河流全部达到V类及以上水质。
  三、试点示范先行,协同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京津冀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区域之一,近年来,三地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期间,三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比例分别达到26%、23%、25%,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目标。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多措并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北京市密云区和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国家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路径。完善“双碳”法规政策体系,北京市制定“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天津市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河北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开展低碳试点,北京市围绕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气候投融资等四个方面推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天津市组织2座建筑、2家企业、2个社区开展第一批低碳示范建设;河北省推动开展4个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试点示范项目。
  四、生态系统展新颜,全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夯实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三地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北京市还出台实施了《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2022年,三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津南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获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北京市丰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邯郸市复兴区等获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从小生物看大生态,三地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北京的鸟类十年间增加了八十多种,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北京雨燕”从过去不到三千只已恢复到近万只;天津市观测记录的鸟类达到452种,每年有超百万只候鸟迁徙过境,其中包括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河北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到248种,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已在白洋淀“安家落户”。
  五、聚焦“两翼”建设,持续深化协同内容。近年来,三地围绕“两翼”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走向深入。北京认真落实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河北省加快雄安新区建设,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白洋淀治理与修复,京冀两地共同推进白洋淀上游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天津市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精准技术服务,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已经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六、咬定青山不放松,完善生态环保协同长效机制。在巩固完善现有良好协同机制的基础上,今年,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制定京津冀地区环评会商办法,明确会商的范围、各方责任、程序等,进一步完善区域环评会商机制。推动标准协同,联合发布实施液氨贮存使用单位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省(市)级、区(市)县各层面密切联系,北京市通州区、延庆区等与河北省廊坊市、张家口市,天津市武清区、滨海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唐山市等开展联动或联合执法,实现一地吹哨、三地响应,共同打击交界地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在天津北运河武清段联合举办第六期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提升三地协同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三方面,主要想介绍一下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是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仍需久久为功。下一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将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围绕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环境联保联治、联动执法等领域,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迈向更高水平,推动区域协同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梁文玥处长。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媒体问答】
  中国环境报社记者: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所在的一个京津冀区域就是一个明显的缩影。在这里大家也都可以感受到有蓝天白云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多了,河流的水越来越清。我想请问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中,都有哪些经验启示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
  李志军(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谢谢您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最大的成效就体现在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上,就像刚才您提到的那样,我们身在其中,大家都能清晰的感受到,空气越来越好了,河流越来越清了,具体到从工作层面来讲,有三点体会向各位记者做个汇报。
  一是推进联建联防联治、“一盘棋”观念是前提。近年来,三地环保部门协同的意识越来越强,协同的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高。比如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固化协同机制,签定“十四五”合作框架协议,可以说做到了“心往一处想”。从天津来说,2014年以来,我们保持“一年一部环保法规”的节奏,先后制修订了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包括今年新制定了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全部设置了区域协同专章,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协同。特别是聚焦移动源线性污染的特点,围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三地同步制定、同步颁布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实现了一地违法、三地受限的协同管控。
  二是推进联建联防联治、“一致性”行动是关键。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关键是实现了一体化的治理,在生态环境部的组织协调下,大气污染治理从任务设计到推进安排都保持着步调一致、统一行动,做到了“劲往一处使”。比如我们天津来说,分类整治的2.2万家“散乱污”企业,平原地区的120多万户散煤取暖全部实现了清洁化治理,钢铁行业全部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煤电行业全部达到了燃气排放水平,连续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应对重污染天气等等,始终和北京、河北以及周边的城市保持统一步调,从而实现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步下降,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步改善。水污染治理方面同样也是这样,我们实施三轮引滦入津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上下游联动治理跨界河流污染,每年开展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等,通过一体治理、实现了一起改善。
  三是推进联建联防联治、“一如既往”坚持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步调一致,不懈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持续巩固扩大协同成果,争取早日迎来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今年是北京局在轮值,明年这根接力棒就交在我们手里。我们将在北京局今年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协调服务保障,持续深化三地协同。
  河北日报社记者:雄安新区依淀而建,修复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成为新区设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我想问一下都取得了哪些成效,特别是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王佳(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谢谢您的问题。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保障,河北省始终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水生态、水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白洋淀实现Ⅲ类水质的历史性突破。今年以来淀区水质巩固保持Ⅲ类并持续改善,中华鳑鮍鱼重现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到248种,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2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在治理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感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归纳为五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白洋淀的保护,要做到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思路以此谋划,一切布局以此开展,一切举措以此制定,一切成效以此检验,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监督问效,构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治体系。2021年4月1日,河北省实施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将规划管控、污染治理、防洪排涝等成功治理经验上升为地方法规,实现了我省流域治理立法“零的突破”,为实现白洋淀生态环境高水平、高标准治理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筑行之有效、奖罚分明的考核问责体系。出台《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价与追责问责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区域和分类管理,通过旬通报预警、月分析评价、按季考评、年度总评等方式,对关键要素做到考核全覆盖,形成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工作格局,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必须坚持科学施策、改革创新,奠定精准治理、系统治理的坚实支撑。以白洋淀巩固保持Ⅲ类水为总牵引,立足淀内外,着眼上下游,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全流域推行“六无”标准,实施全方位高标准治理管控,治工业、管农村、控城镇、削内源,不断建全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了系统治理的大格局。
  必须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同,健全联防联控、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着眼于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污染治理,省际间加强同京津冀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均达到优良以上。省内,强化流域8地市、38个县区的统一调度和应急联动,坚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全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向好。
  今天的白洋淀,水光天色、四季竞秀,鱼翔潜底、鸟掠芳洲,“华北明珠”重放异彩,真诚欢迎大家到白洋淀走一走、看一看,来切身的感受一下白洋淀的巨大变化!谢谢大家!
  北京日报社记者: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出,要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扎实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在过去的一年间,通州区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领域有哪些工作亮点?
  徐晓云(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感谢您的提问。通州区是北京唯一一个与天津、河北都接壤的行政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既责无旁贷,也得天独厚。202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系列政策文件发布,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为通州区落实京津冀生态流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强大动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生态环境局精心领导下,通州区2022年与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是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协同更加紧密。《通宝唐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框架协议》顺利签定并实施,通武廊系列合作持续深化,尤其是与廊坊市生态环境部门互派执法干部实岗锻炼,互学互鉴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优秀经验,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发展更加紧密。
  二是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在大气方面:2022年,通武廊多次召开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联席会,深化空气质量会商,共享大气监测数据,强化重污染应急联动,协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推广加油站监管“通州经验”,利用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实施分类监管。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通州堰”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相继通过验收,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通行,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信息共享方面:通州、廊坊生态、水务四方联动机制稳定运行,每月共享潮白河监测数据,动态掌握水质变化,潮白河吴村国考断面实现稳定达标并趋向更优。与北三线超标车辆信息通报紧密互动,今年,累计移送超标车辆信息10批1846辆次。在环境安全方面:10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京津冀三地携手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处置综合演练,落实一年一地轮流牵头,有效提升联防联控应急响应能力,为保障京津冀地区环境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增绿扩绿持续推进,绿色生态空间共建共享。以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北三县生态绿带一体化融合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本底持续深化。国家级植物园、通燕运动健身园、潮白河自然教育园三大主题特色园跨界协同正在加快推进。2022年,通州区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入选首批“气侯投融资试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正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副中心森林总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左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87%。
  下一步,通州区将坚定落实“四统一”要求,从完善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强化跨流域水环境治理,扩大区域生态容量、协同推进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四个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共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我的汇报完毕。
  天津新闻广播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作出了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减少,请问天津市在积极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文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谢谢您的提问。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北京市河北省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咱们在年末之际能有机会在线上的方式跟大家一起交流汇报,我简单回应一下刚才这位记者的提问。
  大家知道,重污染天气是事关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一项最关键的指标。近两年,在生态环境部和京冀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下,天津市的重污染天气也是明显减少的,2021年全市一共有7个重污染天,比2013年累计减少了42天,降幅将近9成。空气质量可以说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今年以来,我们重污染天气有3天,进一步同比改善了3天。我想概括来说,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工作可以总结成“4个下工夫”。
  第一,是在联动上下工夫。近两年,我们在部大气司和相关司局的亲自指导下,京津冀及周边省市建立了一套高效统一的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在秋冬季的不利气象的多发时段,我们保持和生态环境部以及京冀等兄弟省份的高频联动,能够做到研判精准,响应迅速,应对有效。借此机会也向北京市和河北省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是在减排上下工夫。大家知道,要想消除重污染天,根本还是要减少日常的基础排放。我们还是持续不断的从能源清洁高效,工业升级改造等方面入手,目前我全市2600多个工业窑炉已经全面使用了清洁能源,51套公共和自备煤电机组的污染排放水平也大幅优于燃气标准,全市4家钢铁企业全面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包括石化、垃圾焚烧等一些重点排放行业也持续开展深度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了逐年的下降。
  第三,是在精准上下工夫。精准治污一直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坚持的基本原则,在部里的精准指导下,我们近两年把绩效分级作为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我们天津聚焦重点产业链来帮助企业上水平、减排放、强管理。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年全市已经有266家企业达到了国家的A、B级或引领性水平,这些企业在大幅削减排放的同时,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可以实现稳定生产,成为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特别是我们结合天津市产业特点,今年率先试行了塑料制品等6个地方的绩效分级指南,也进一步让更多的行业企业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
  第四,是在监管上下工夫。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们充分借鉴了兄弟省份的经验,基本建立一套“数据值守、指挥调度、执法检查”的大气污染防治调度机制。一方面,通过在线监测、工况用电、热点网格、柴油货车行驶信息等一些大数据平台,来实现“互联网+环保”的智慧监管。另一方面,打造了全市的指挥调度平台,对于各类大气问题,特别是在重污染期间,我们能够实现从发现预警,到交办处置,到反馈落实,最后核实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4个方面,我相信在“十四五”期间能够进一步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蓝天白云,谢谢!
  长城新媒体记者: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大家感觉到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蓝天白云成为了常态。请介绍一下河北大气污染防治有哪些创新性工作?
  侯冬利(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副处长):谢谢您的问题。河北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决策部署,加强与京津两地协作,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11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5.3%,优良天数比例72.8%,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6天,为京津冀的蓝天白云做出了应有贡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行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扬尘面源污染治理、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气消除等一系列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省所有设区市均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之外,全省空气质量实现2013年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第二,强力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立足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和产业集群,创新实施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强化顶层设计、组织推动、质量保障和政策激励,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创A工作专班,发布14项创A最优技术指南,截至目前环保A级钢铁企业累计已达17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钢铁创A为引领,启动焦化、水泥、陶瓷、玻璃、火电、垃圾发电等重点行业创A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5家重点企业创A,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生态环境部对我省创A改革做法给予肯定。
  第三,深化拓展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制度。坚持“应纳尽纳、动态调整”和“宽进严管、帮扶为主”原则,会同省相关部门对全省重点工程项目、优质制造企业、战略新兴企业、重点出口企业等开展重点帮扶,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减排动力和环境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全省共有5500余家企业(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予以优先保障,越来越多企业和项目享受到政策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在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的统一指挥下,密切与京津联动共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推动京津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签订了新一轮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我想请问新一轮协议重点聚焦于哪些领域呢?另外,“十四五”期间区域生态环保协同都有什么样的重点工作呢?
  梁文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谢谢您的提问。实际上刚刚我们三地的生态环境部门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以及区局的负责人,就记者关心的问题已经介绍了三地各自区域协同方面的工作措施,可以说亮点满满、成效显著。从这方面来说,三地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实现了“一盘棋”,具有良好的、扎实的协同基础。
  另外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在区域协同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这也是我们三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以说根据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签定新一轮的框架协议也是我们三地高度一致达成的一个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也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京津冀三地签署新一轮的框架协议,并且大家一起主动向前一步,齐心协力,推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向纵深发展,实际上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面对“十四五”时期的任务和目标,我们三地要在继续巩固延续现有良好的协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拓展协同领域。对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双碳工作的目标,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三地要进一步拓展协同的领域。三地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区域能源、产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结构继续优化调整。从近年来来区域协同治理的经验来看,源头性的结构调整措施,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最根本的路径方法。同时,三地继续推广绿色低碳的技术试点示范,开展气侯投融资试点和“无废城市”建设等,共同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主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平台载体和典范引领的作用,同时三地探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两山理论”在京津冀的大地上转化为具体行动实践。
  第二方面是注重深挖潜力。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距离广大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的现状,我们要聚焦大气和水等这些重点的领域,在巩固完善大气污染应急,空气重污染绩效分级、联合监测预报等这些有效机制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深挖潜力。比如大气方面,三地将紧紧围绕着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进一步突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为抓手,秋冬季聚焦PM2.5和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夏季聚焦臭氧污染的治理,全年紧抓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开展攻坚,三地共同加强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水的方面,主要是围绕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三地共同加强流域治理,继续完善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提升水生态质量,“两市三区”要共同保护密云水库这一盆净水,加强流域协作共治。
  第三方面是加大协同力度。针对重点区域,聚焦“两翼”生态环境建设,更加突出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和率先引领示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是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共同推进的重点,要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化通州区与北三县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严格落实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共同加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谢谢梁文玥处长的介绍。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踊跃提问。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非常深厚。下一步三地将按照刚刚所介绍的“十四五”时期的新的一轮框架协议,加快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各位记者朋友,再过十几天将迎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这一年里,记者朋友们深入一线,见证着、记录着我们污染防治的各项举措、区域协同的进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借此机会也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预祝所有人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