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陈曦
1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会上,于勇会长作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努力提高钢铁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的讲话,就钢铁行业2018年运行情况以及2019年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于勇指表示,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过剩产能1亿吨~1.5亿吨的上限目标。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有效缓解,优质产能得到发挥,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于勇在讲话中指出,2018年是降本增效扎实推进的一年。宝武、鞍钢、河钢、太钢、马钢、华菱、方大、三钢、陕钢、柳钢、津西等许多企业刷新了经营业绩新高度。譬如宝武在超额完成既定3年降低成本186亿元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新的3年降低成本100亿元,争取130亿元的计划。再如鞍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降本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做好自身降本、协同降本和科技降本工作,深入挖掘降本空间,成效凸显等。
2018年是改革不断深化的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齐头并进,“僵尸企业”加速退出,企业活力显著释放,供给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譬如马钢在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同时去杠杆工作取得实效,资产负债率下降6.1个百分点,还大刀阔斧推进机构改革,机关员工数量精简超过三分之二,并稳妥推进3家“僵尸企业”的清理整合工作等。
2018年是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的一年。譬如河钢与海内外科研院所、战略用户建立了24个开放共享的全球协同创新平台,建成了世界上首条亚熔盐法高效清洁提钒生产线,2Gpa热成型钢填补国内薄板坯连铸生产超高强钢的空白,百米重轨获得欧盟和CRCC双认证,成为我国唯一通过欧标认证的企业等。
2018年是绿色发展向纵深推进的一年。如安钢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绿色发展,瞄准“4A”级景区的目标打造“固、水、气”立体化治理的新格局。三钢着力实施“生态旅游新三钢”建设,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现场管理提升改造,已成为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等。
2018年是国际化经营稳步推进的一年。如河钢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了以“四钢两矿一平台”为主的全产业链海外发展格局,海外资产突破9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20亿美元,成为我国跨国指数最高的钢铁企业等。
于勇指出,2018年,钢铁协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积极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努力维护行业、企业利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年来,协会为行业,为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于勇特别强调了以下四点:
第一,积极维护行业平稳运行。平稳运行是确保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前提和基础。针对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环境变化以及钢铁行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钢协全方位开展工作。
第二,努力巩固去产能成果。钢协作为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在行业情况反映、方案提出、政策制定、任务分解、核实调研、抽查督察、验收等工作中全力以赴,先后派出行业专家600多人次,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第三,持续推动去杠杆。2017年3月协会与银监会在南昌联合召开去杠杆会议以来,协会抓住一切时机反映企业去杠杆工作中的困难。针对去杠杆过程中的“名股实债”问题,以及在去产能过程中的债务处置问题,“僵尸企业”债务处置等问题,及时向部际联席会及有关部委进行专题汇报,提出具体解决政策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
第四,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充分抓住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财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和调研的时机,积极反映行业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