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为推动新发展增添新“引擎”
——陕鼓携手多家滇企共谋钢铁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0-04-17 10:58:00

  

  本报记者 张苓

  在当前“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的使命驱动下,中国钢铁行业正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而强、大而优”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钢铁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共赢发展的新格局正悄然形成。

  《中国冶金报》记者获悉,4月9日~13日,地处西部三秦大地的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钢铁装备技术优秀品牌供应商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鼓)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带领企业技术装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供应链、智能化等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团队,远赴云南,在广泛深入交流的基础上,与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曲靖呈钢)、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玉昆钢铁)、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仙福钢铁)等3家大型钢铁企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相关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昆钢)深入探讨,共话未来合作。

  陕鼓此次与千里之外的多家钢铁领域大型滇企牵手,一系列的动作正在传递中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去产能成果,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声。

 

  携多家滇企 开启发展新篇

  “云南这片热土上有着陕鼓在冶金和能源领域众多的合作伙伴。他们长期以来与陕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陕鼓此次走进云南带着冶金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聚焦当地钢企的转型升级需求,携手开展战略合作和项目合作,将开创钢铁行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助推云南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李宏安一语道出了此番云南之行的初衷。

  钢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钢铁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工业体系的“粮食”,其高质量的支撑是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倒逼钢铁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速迈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下,当地冶金能源领域企业纷纷响应,担负起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一系列绿色项目、绿色工业园区、绿色钢城正在推进。

  诸如曲靖呈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创建绿色工厂,打造云南钢铁先锋;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仙福钢铁技改项目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云南绿色钢城”;昆钢围绕做优钢铁产业链、做强物流服务网和做好产城生态圈推动转型升级……中国钢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机遇。

  不难看出,陕鼓此番远赴云南寻求战略合作和项目合作,不仅是陕企和滇企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探索新时期企业健康、稳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有利于中国钢铁行业做强产业链基础,畅通产业循环。

 

  “硬核”显功力 化解钢铁升级之痛

  “在这一轮钢铁行业实现环保治理、工艺水平、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中,实施‘退城进园’、产能置换、项目改造提升,是实现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主要途径,也是还钢企所在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李宏安说。

  在此进程中,“提高能效、提升环保、优化指标、降低成本”的目标需求,对冶金等流程工业领域节能降耗、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装备技术支撑企业、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陕鼓在持续深化转型中,通过对国内及海外市场的认真调研分析,已形成了“1+7”的业务模式,为流程工业、智慧城市、工业园区等领域客户提供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供应链、智能化等七大增值服务。

  为解决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痛点问题,陕鼓以流程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余能利用、高效利用、能源互联”需求为核心,创新开发了“专业化+一体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以全流程供能、用能和能量转换为视角,通过对钢铁制造流程能源互联技术的优化,实现使用能端能耗最低、产能端效能最大、余能利用最大化,满足钢铁企业用户流程工艺能效提升及优化等功能需求。

  陕鼓自主研制的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BPRT)、烧结余热回收与烧结主抽风机联合驱动机组(SHRT)应用技术荣获联合国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并获得2019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得到了国际认可。自主研制的轴流压缩机获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量达1900余台套,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陕鼓围绕钢铁行业“提高能效、提升环保、优化指标、降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开展冶金工业流程的EAOC(综合能效分析与运行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并已在冶金装置全自动先进控制技术、装置全流程能效监测技术、压缩机降温脱湿技术、机组性能控制和防喘振优化控制技术等相关流程工艺EAOC技术应用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持续探索钢铁工业装置能效优化和提升的“新引擎”,破解产业转型升级之痛。

 

  增值服务 赋能产业新发展

  “围绕冶金等流程工业领域客户大型化、高效化、环境友好化的发展需求,陕鼓持续转型,拓展业务边界,通过遍布全国的20个运营团队,可快速及时响应冶金等流程工业企业连续性生产保障和绿色发展要求。”李宏安说。

  《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到,陕鼓“1+7”的系统方案为钢铁企业带来的增值服务远非如此。瞄准当前数字经济下行业智能化发展需求,陕鼓为全面提升钢铁企业智能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基于成熟的远程监控技术,以“互联网+”的思维构架了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平台,形成了能源动态管控和自动优化体系,对钢铁企业用户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全托式一体化“智能管家”服务。这不仅保证了钢铁领域用户生产管理系统的稳定、高效、低耗、可视化运行,也降低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持续提升钢铁企业管理效能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为构建分布式能源供应链良好生态圈,陕鼓搭建‘链易得’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聚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立足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需求,开展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服务,并形成贯通流程工业上中下游的新供应链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新发展。”李宏安表示。2019年陕鼓数字经济比达96.9%。

  与此同时,陕鼓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体系。目前,陕鼓已发起或参与基金共9支,总规模达153.51亿元;与51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银行授信439.45亿元;同时,整合全球资源,成立陕鼓基金公司、租赁公司,中国香港、卢森堡离岸公司,提升了“陕鼓方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中产融结合的杠杆需求。

  曲靖呈钢、玉昆钢铁、昆钢控股、仙福钢铁等钢铁企业一致认为,陕鼓为用户量身打造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1+7”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具有节能环保、智慧绿色的显著优势,也将成为彼此未来广泛合作特别是项目合作的“硬核”支撑,为推动产业新发展增添新“引擎”。

 

  互信为基 携手合作共赢发展

  立足中国钢铁行业企业绿色发展新需求,此次云南之行,陕鼓与当地多家钢企在彼此长期的友好合作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战略合作,为共同探讨未来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合作新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陕鼓与曲靖呈钢有真诚互信为基础,有战略共同点为依托,有优势互补为支撑,有合作共赢为目标,相信双方的合作之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合作之花一定会魅力绽放,合作之果一定会挂满枝头。”曲靖呈钢董事长刘炜这样说。

  玉昆钢铁董事局主席蔡先平则认为,陕鼓持续转型升级已形成了富有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玉昆钢铁绿色、低成本、智能化等多方面转型升级需求,并希望双方广泛全面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仙福钢铁总经理李枝官认为,陕鼓与仙福钢铁在近20年的合作中已建立了深厚友谊。此次双方要以战略合作为契机,强强联合,共赢发展。同时凭借陕鼓系统解决方案优势,助力仙福钢铁打造智慧绿色钢铁企业典范,实现智慧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昆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马德说,昆钢新区搬迁项目是云南省和昆明市重点投资项目,也是国家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他表示,陕鼓产融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契合昆钢当前发展需求,并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李宏安则表示,坚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陕鼓将携手云南钢铁企业,基于“陕鼓方案”的持续创新及彼此战略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共同开创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合作新格局,助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来源: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