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专家议两会】加快兼并重组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0-05-26 09:40:00

  李新创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从而打破中国钢铁行业“小、散、弱”的现状,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现状与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持续推进兼并重组,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民营企业跨区域重组步伐加快。2016年,宝钢与武钢重组成立中国宝武;2019年,中国宝武成功重组马钢,并实现对重钢的实际控制,粗钢年产量达到9547.3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集团,也是我国第一个亿吨级的超级钢铁企业集团。2019年,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全球最大专业化特钢集团,当年粗钢产量达到1355.4万吨;建龙重工在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等地加快重组步伐,2019年粗钢产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118.5万吨;德龙钢铁重组渤海钢铁,成立新天钢集团,新组建的德龙集团粗钢年产量达到1783.5万吨,首次跻身全国粗钢年产量前十,位居第九位。

  2019年,我国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位列前十的集团,集中度较2018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上升至36.8%,但已连续7年未达到40%,比“十二五”末仅提高了2.6个百分点,22家千万吨级以上的钢铁集团集中度也仅为52.4%,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汽车、水泥等行业均有很大差距。

  产业结构分散、集中度低,导致钢铁工业在资源掌控能力、市场有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大问题上缺乏行业约束力和自律能力,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推进缓慢,究其原因,除了产业体量大、企业数量多之外,还有所有制束缚、地方利益牵掣、配套政策措施不足等因素。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路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作为我国最“硬核”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将承担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使命。我国钢铁行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而推动全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组建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集团。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再组建一家亿吨级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等领域各形成1家~2家世界级专业化骨干企业,避免高端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国家级战略性重组的推进与实施,将奠定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夯实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二是推动产钢大省的企业重组。支持产钢大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结合环境治理、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推进区域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形成若干家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彻底改变“小、散、乱”局面。

  三是鼓励钢铁企业发展平台经济。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发展优势互补的地方、特色钢铁产业平台经济,促进区域、特色钢铁企业的融合有序发展。比如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不同地区,以及不锈钢、特钢等不同领域共建产业发展平台。

  四是深耕国际钢铁产能合作。钢铁行业具有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河钢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均表明中国钢铁有能力走向世界,与相关国家实现互惠共赢。未来,仍将有更多的优强企业、优势产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重塑世界钢铁产业格局。

  五是提升钢铁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钢铁产业链安全建设,加强铁矿石、焦炭、废钢等上游资源保障,抓好下游深加工产业和用钢产业发展,推动研发创新、物流运输、数据挖掘、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兼并重组,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促进钢铁上下游、产供销协同发展,切实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措施建议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

  为实现兼并重组发展目标,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作用,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工作需要从顶层做好设计,从打造世界一流强企、重点区域整合、专业化整合3个方面分别进行设计,并提出各类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发展目标,针对各类企业在国有产权交易的协调机制、规范经营、大用户直供电、资源保障、物流系统优化、工艺结构调整、并购税、低效资产退出机制、土地使用和职工安置等方面,明确优惠政策,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引导和鼓励地方及企业积极推进。

  第二,营造良好改革环境。

  一是清除妨碍重组的各类障碍。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和布局优化,特别是推动战略性重组,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意识和整体发展的思路,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兼并重组的各种规定,清理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的各类障碍。

  二是努力构建和巩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获取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更多地依靠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

  三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坚决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和对要素资源的直接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摒弃“一刀切”执法和层层加码倒逼。

  四是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搭建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畅通产能、土地、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市场化流通渠道,提升要素交易与配置的监管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新增产能。

  第三,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为重组配套债务处理和职工安置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重组过程中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做好职工分流安置。

  二是对于涉及兼并重组的重大结构调整、布局优化项目,给予环境、能源、产能和土地指标上的政策支持,比如采用非高炉炼铁等新技术的、实质性兼并重组的、高炉-转炉长流程转换为电炉短流程的,均实施等量置换,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优质项目集中。

  三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重组企业的研发创新、技术改造等给予财政奖励,并配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重组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兼并重组资金,并给予信贷规模、期限和利率等方面的支持。

  (作者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