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蹄疾步稳,跑赢蓝天保卫战“最后一公里”

2020-06-05 10:09:00

  本报评论员

  连日来,京城持续好天气,天空湛蓝、白云朵朵,无需“美颜”滤镜,北京的天随手一拍就可用作壁纸。

  从“APEC蓝”“阅兵蓝”到“常态蓝”,这样的景色我们期待已久、倍感欣喜,而这正是不尽其数的企业和人力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打响蓝天保卫战的成果。这其中,钢铁行业功不可没。

  近年来,钢铁行业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懈努力,环保成绩可圈可点:一个个生产中的钢厂“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一座座高颜值的现代化花园式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行业领先甚至世界首发的突破性技术接连诞生,一个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环保提升项目立项上马……这一切,都是钢铁行业践行时代使命,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写下的答卷。值此“6·5”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冶金报社特评选出“2020绿色发展标杆企业”“2020绿色发展优秀企业”,以展示钢企践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充分展现中国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成就。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多重目标的加持,让这一年的环保工作注定不平凡。而作为环保治理的“先行者”“主战区”,钢铁行业必然使命犹艰。因此,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前期比较容易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留给我们的将是一些“硬骨头”,一些亟待补上的环保短板。为此,我们要全面进入提速冲刺治理阶段,踏好节奏,蹄疾步稳,跑赢蓝天保卫战“最后一公里”。

  思想上“正”字当头。发展之道,理念为先。当前,在一声紧似一声的战鼓声中,个别企业仍然存在劲头松动、进度较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些是我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干扰项。在环保工作上,钢企务必“存正念”。何为正念?简而言之,就是要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将绿色钢铁的无限生机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征程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署名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其中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环境”这一环保短板。因而,对钢企而言,应当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深刻认识到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应该认识到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不存侥幸心理、不吃“快餐”、不降标准,做好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准备,真正树立起高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

  方法上“准”字为要。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对环保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要求明确。钢企一方面要准确理解国家环保政策,明确国家确定的环保评级标准、三大重点区域,精准识别污染源和环保痛点难点等,从而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放眼全局,精准把握环保治理的长远趋势,譬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钢铁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绿色革命,做好源头防治。近两年,在全球“脱碳”大潮的背景下,以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放量为中心的传统钢铁冶金工艺技术变革已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势,河钢、建龙、酒钢等钢企纷纷布局、实践氢能冶炼,这就是一种非常领先的视野。还有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行清洁运输方式,“公转铁”“公转水”,从而降低运输环节的排放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创新突破的着力点。

  行动上“快”字为重。认识到位了,方法找到了,接下来就是按下环保治理行动的“快进键”,坚定不移地快速“亮剑”,抢时间、抓落实,时不我待。《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的产能完成改造。而今年初以来,各个地区也相继出台“加码”方案,从政府层面为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打赢蓝天保卫战划定时间表、下达刚性任务,如山西省启动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夏季攻坚行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实施方案》,河南省将7家钢企列为2020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等。冲锋号已经吹响,钢企须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奋起“加速跑”,与政府形成强大合力,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挂图作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一座高峰一座高峰地攀,不打折扣地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是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但这绝对不是我们保卫蓝天的终点,而是进入下一个升级版赛道的起点。但在更换赛道之前,我们势必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公里”赛场上挥洒汗水、全力奔跑,跑出不负时代的好成绩!打造美丽中国,我们钢企始终是积极的行动者。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