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吕兵 报道
通讯员 甘泉 摄影
3月3日,中宣部建党百年重磅纪录片《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到宝武集团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钢铁”)进行前采工作。 

图为座谈现场
重庆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中央电视台《钢铁脊梁》纪录片总导演刘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重庆钢铁总裁、党委副书记张文学,高级副总裁邹安;《钢铁脊梁》第二集导演王凌寒;中国冶金报社副总编、记者外联中心主任吕兵;中国冶金报社冶建钢构部主任、《钢铁脊梁》第二集脚本撰写人杜笑与重庆钢铁轧钢厂、行政管理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图为刘建荣
刘建荣对摄制项目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摄制项目组介绍了重庆钢铁的历史沿革、工艺设备、主要产品等基本情况。他指出,过去一年来,在中国宝武的正确引领下,重庆钢铁正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体系能力和制造能力,致力于打造超千万吨高质量绿色智造钢铁企业,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钢铁行业引领者。他表示,重庆钢铁将以“传承民族钢铁血脉、创造绿色美好生活”为使命,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智慧、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重钢力量。他要求,重庆钢铁各单位、部门要全力对接好、配合好此次拍摄工作,全方位做好摄制项目组保障工作,助力钢铁行业树立崭新形象。 

图为刘娜
刘娜介绍了《钢铁脊梁》纪录片的背景、框架和分集主题、内容要求、时间节点。她说,《钢铁脊梁》纪录片是建党百年献礼片。钢铁工业支撑了中国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基础,希望通过纪录片能充分展示钢铁工业的巨大贡献。摄制项目组走访了30多家企业,在很多方面颠覆了对钢铁行业的认识,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钢铁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摄制项目组希望通过挖掘钢铁故事,改变老百姓对钢铁的刻板印象,展示钢铁人的报国情怀,展现中国钢铁工业在百年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脊梁的过程。重庆钢铁历史悠久,从苦难走向辉煌,有成就,更有努力奋斗的斗志,希望在重庆钢铁能够挖掘到更多具有企业特色的精彩故事,在片中展现重庆钢铁的责任和担当。

图为陈玉千
陈玉千在座谈会上首先传达了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关于此次纪录片拍摄的主题、总思路、总要求。介绍了该纪录片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他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钢铁脊梁》纪录片是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这些年,钢铁行业成绩有目共睹,仅在环保上,我们就投资了1万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世界,十八大以来,全行业就经历过三次大的环保改造,中国钢铁行业的排放标准高于全世界其他国家,我们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引领世界,未来中国将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方面为世界钢铁留下中国印记。钢厂已经成为城市的绿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钢铁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钢铁脊梁》纪录片是何书记亲自向中宣部申请,展现我国钢铁实力的重磅纪录片。这也是中宣部历史上第一次拍摄行业纪录片向党献礼。我们要总结建党百年来钢铁行业对国家的贡献,拍摄好钢铁和人民的关系、钢铁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钢铁行业和全球发展的关系。《钢铁脊梁》将采用从下到上、从产品到钢铁的构架,用讲精彩故事的形式将党的发展理念体现在钢铁行业发展中,突出表现钢铁行业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宝武130年历史发源于重庆钢铁,重庆钢铁在中国宝武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期待百年重钢再创辉煌。重庆钢铁作为宝武西部龙头企业,要展现历史,挖掘好产品中突出的引领品种,讲述好重钢故事。 

图为张文学
前采期间,陈玉千、刘娜一行先后深入重庆钢铁原料码头、2号高炉、宽厚板生产线参观。


图为摄制项目组调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