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李超群 报道
通讯员 甘泉 摄影
未来,钢铁企业将承载低碳、绿色、智能等多种创新元素,成为支撑和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宝武重庆钢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参与低碳绿色社会建设,研发应用低碳冶炼与全流程低碳加工及智慧制造技术,实施绿化复绿、植树造林,新建及改造环保设施,创建“绿色钢城”,肩负起新时代国有企业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担当。
技术改造,指标突破
助力全流程低碳冶炼
炼铁、炼钢、轧钢全流程发力,通过技改节能,指标持续突破。炼铁工序作为耗能大户,是主要的攻关对象,重钢在焦化、烧结和高炉炼铁3个工序上实施了多项技改措施,持续开展提煤降焦攻关,强化焦化、烧结和高炉炼铁生产经营一体化管控等措施,实现高炉指标持续突破。
2021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宝武45座高炉对标综合排名中,重钢1号高炉在2000立方米级高炉中排名第一,2号高炉荣获中国宝武“综合冠军炉”称号。
在炼钢工序,重钢应用钢包加盖等节能降耗技术,使出钢温度降低10摄氏度,大大减少煤气消耗。2020年,该公司实施了炼钢3号、4号LF二次除尘风机变频改造,吨钢电耗下降1千瓦时,年节约电110万千瓦时。
在轧钢工序,重钢在热送热装方面下足了功夫,2020年轧钢工序能耗为40.56千克标准煤/吨,创年度历史最好纪录。2021年2月,该公司热装率达79.59%,较2020年平均水平提高了14.16个百分点;2021年5月,热装率已达81.14%。
智慧制造为高效低碳冶炼插上智慧的翅膀。2020年7月,重钢加入中国宝武后,对接“宝武工业互联网生态平台”的需求,开启了新一轮的智慧制造5年行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双高棒产线的建设。重钢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双高棒产线项目的建设,建立了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先进的智慧制造应用场景,打造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棒材生产线。该产线于2021年2月20日实现了加热炉点火烘炉。双高棒产线的建设投用,为重钢高质量绿色智造注入了强劲动力。
工艺革新,循环利用
促进超低排放、系统节能
重钢注重余热和二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施了“转炉煤气冲入混合煤气,提高煤气综合利用率”等23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14.3380亿元。2020年,重庆钢铁总自发电量达到25.6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加1.24亿千瓦时;吨钢电耗为357.05千瓦时,创历史最好纪录。
重钢在工艺环保上也做了不少工作。该公司将新一代绿色环保智能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电液直驱伺服振动缸用于重钢高效化改造后的7号连铸机,其采用清洁生产创新技术,具有高度集成、无源自容、废油少、噪声小、免维护、无泄漏、抗污染,以及较传统液压振动节能40%以上等优点。同时,该公司开展了烧结烟气脱硫灰资源化利用及高炉热风炉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以实现脱硫灰无害化安全处置,有效利用脱硫灰中的CaCO3和Ca(OH)2,实现硫的高效分离和利用。其中,CaO可以用于烧结过程,硫分离后可制成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
盯住“三废”,保护生态
打造“绿色钢城”
为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打造“绿色钢城”,重钢制订了《重庆钢铁长江大保护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重钢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合理规划“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实施路径,计划实施环保项目69项,投资金额达36.3亿元。
同时,该公司全力推进高炉矿渣智能化循环综合利用,开启“无废工厂”和“城市钢厂”新进程。高炉矿渣智能化循环综合利用,是重钢快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对重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钢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做“绿水青山”的建设者,坚定不移地建设“山水环绕、绿色友好”的生态钢铁企业。截至目前,重钢共计投入9929.5万元,对厂容厂貌进行“四化”(洁化、绿化、美化、文化)改造,厂区绿化面积达194万平方米。重钢正朝着“美丽重钢、山水重钢”,建设成为花园式工厂稳步前进。